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601章 統治(三)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20

  向北數千裏,就是遂寧。
  此時,遂寧已經下起了鵝毛大雪,紛飛的暴雪在兩日之內,就將整個世界變成壹個冰雪世界。
  地面的積雪深達數尺,讓人寸步難行。
  屠利緊緊的裹了裹身上單薄的羊皮襖子,凍的發紫的臉頰上,卻流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因為,畜圈之中的牲畜,根本沒有受到大雪的影響。
  特別是那幾匹母馬,活蹦亂跳,擠出了好幾桶的馬奶。這些奶足夠屠利和他的幾個孩子吃上好幾天了!
  “偉大的天單於,真是神聖!”屠利在心裏贊美著自己的救主:“願天單於永久統治世界!讓他的光芒照耀所有土地……”
  怎麽能不感激那位擁有莫大威能而且心懷仁慈的世界之主呢?
  若非是他和他忠誠的軍隊的到來,自己的生活怎會如此美好?
  往年,若是遇上這樣的大雪,部落裏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沒有飼料,又遇到雪災,牲畜更是成群成群的死去!
  但現在呢……
  漢朝人來了,他們教授給可憐的屠利如何建造地窖,青儲草料,如何搭建畜欄,給牲畜遮擋風雪。
  他們更帶著屠利和他的族人們,建造起用石頭與木料堆磊而出的溫暖石屋,還教給屠利建造哪怕在寒冬之中也能溫暖全家的火坑。
  只用些牲畜的糞便做燃料,便能讓全家人壹晚上都不受寒冷侵襲。
  其他與屠利壹起照料著這個畜圈之中的百余頭牲畜的胡人,此刻大都也和屠利壹樣,在心裏默默感激著那個從未謀面的君主。
  因為,在那個偉大的君王治下,眾人生平第壹次能夠吃飽肚子,生平第壹次可以在這樣的大雪之中,不避寒冷。
  整個部落的孩子都因那個君王之故,而可能得以安然度過這個可怕的寒冬。
  這時,壹個穿著棉衣,裹著羊毛裘的官吏走到畜圈旁邊,對屠利等人催促道:“快點擠奶,奶酪房那邊已經在催促了!”
  “諾!”屠利連忙高聲應了壹聲,非但沒有感到不悅,反而充滿了歡喜和幹勁,立刻就加快了手上的工作。
  這官吏卻是搓了搓手,然後擡步向前,走了二三十步,來到另外壹處畜欄,照例催促了幾聲,最後回到壹間建造這幾個畜欄中間的壹個石屋之中。
  屋內的壁爐之中,燒著泥炭,整個石屋被石炭溫暖的猶如春天。
  壹個文士跪坐在石屋的壹角的案幾前,案幾上壹壺已經溫好的米酒,散發著陣陣誘人的香味。
  “李遊僥回來了……”文士見到這官吏,笑著起身問道:“外面壹切可還安好?”
  “托先生的福,這些胡人工作都很努力,正在努力贖罪,洗清罪孽……”李遊僥笑著道:“依我之見,可能十余年後,他們便可洗清罪孽,得到天子恩澤,得諸夏之身……”
  李遊僥是忠勇軍的老兵了!
  他參與過高闕之戰,甚至參加過慘烈無比的河陰血戰。
  他的經歷,使得他對於忠勇軍的理論深信不疑。
  這草原諸胡,所謂的引弓之民,確實是罪孽深重,為天神所棄的罪民!
  不然何以,他過去的生活那麽悲慘?
  何以他壹覺悟,幡然醒悟,努力贖罪,生活就陡然變好了呢?
  何以這遂寧的胡人,在沒有得到天子雨露滋潤之前,大部分人的生活都那麽曲折?
  這罪孽加身,唯有改造自身,方能漸漸洗脫。
  文士卻是微微壹笑,道:“人性本惡,得聖人之教,方能知善,知善而習,方能行善……李遊僥可以為君子矣……”
  “楊先生過譽了……”李遊僥笑道:“俺離君子恐怕還有些距離……”
  對於忠勇軍的老兵來說,君子?那是諸夏中的賢者,是天子神聖光芒的傳播者,己身便能救贖他人的智者、先知。
  只有教化司的諸官和忠勇軍之中的司馬以上軍官,方能得君子之譽。
  他還需要努力,需要奮鬥,才有可能在死前,得到君子之銜。
  楊姓文士見了這遊僥模樣,心裏卻是暗嘆:“當初想出救贖論與有罪論之人,真是天才!”
  他正是到這遂寧兩個多月的荀子門徒楊仆。
  在此地越久,他對於忠勇軍及其制度、思想、理論的了解就越深,對這遂寧胡人的了解就越深。
  了解越多,楊仆便越謙虛、越敬佩。
  如今,朝廷在遂寧對胡人的政策,主要是兩條。
  壹就是仿照於安東屯墾團制度的軍事化管理。
  所有胡人,全部打散重組,以邑落為單位,每五個邑落,編為壹伍,二伍成什,伍什為村,倆村為鄉。
  伍長稱為甲長,通常是胡人中最年長者擔任,如此既符合漢家士大夫和貴族的價值觀,同時也能防止胡人相互串聯。
  什長、村長則由鄉遊僥選拔,主要是選取各胡人之中的親漢者、忠厚者擔任。
  不求他們有什麽能力,只求他們順服和聽話。
  而鄉遊僥則由忠勇軍、樓煩軍中的老兵出任,主要就是負責管理全鄉胡人。
  組織他們勞作、照料牲畜、提煉奶酪,並掌握分配食物、物資,獎懲大權。
  壹鄉下轄壹百個家庭(邑落),人口五百左右。
  實施統壹的軍事化管理和集體勞作。
  遂寧當局按照人口,配給給每壹個鄉牛五十頭、馬匹壹百匹、羊五百頭。
  按照屯墾團的制度,這些牲畜資料,統統屬於國有。
  但是,牲畜產出的皮毛、鮮奶、幼崽則歸屬於鄉集體。
  所有人都需要投入勞動之中,鄉遊僥、村長、什長、甲長層層管理和監督,並按照各自的勞動勤奮程度和貢獻打分。
  十年之後,鄉遊僥所將撤銷軍事管理和集體勞動制。
  並分配給每個邑落牧場、牲畜、生產工具等。
  通過這樣的制度,遂寧當局的統治深入到了邑落,滲透到每壹個胡人身邊。
  而所有胡人,都需要努力工作。
  他們生產所出,按照屯墾團的分配原則。
  壹半歸屬他們本身,作為他們的食物、維持費用以及其他物資的購買費用。
  另外壹半則分作三分,壹份上繳國庫,壹份上繳遂寧當局,作為駐軍的軍費和物資配給,最後壹份作為鄉各級官吏的俸祿。
  這個制度是如此可怕和高效。
  不過半年,就將整個遂寧的胡人擰成了壹條繩子。
  並且實實在在的改變了居住於此的每壹個胡人的生活,它讓胡人能夠吃飽肚子,讓胡人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長,讓胡人的父母能夠安度晚年,更使得胡人們對朝廷與天子充滿感激。
  更誇張的是——隨著這個制度逐漸產生效力和利益,遂寧駐軍對於中國的補給依賴不斷降低。
  到現在,遂寧當局已經可以初步自給自足了!
  分配給胡人的二十多萬頭各類牲畜,現在每日產出的奶酪、羊毛,便足以維持遂寧本地的官府和兩千多駐軍的需求!
  遂寧當局現在甚至已經計劃在明年,從各鄉之中抽調壹批年輕力壯,善於騎射的男子,組成遂寧民兵。
  這樣,很可能數年之後,遂寧本身就具備了對外作戰之力。
  十余年後,遂寧居民們將忘記自己曾是匈奴人的這個事實。
  兩三代人後,遂寧人將徹底淡忘自己曾經是夷狄的事實。
  介時,此地將徹底成為諸夏疆土。
  這浩瀚草原,將被諸夏征服。
  成為吳越齊楚壹樣,不可分割的中國領土!
  而這遂寧的第二個制度,就是源自忠勇軍的“諸胡有罪論”和“救贖改造論”。
  各鄉遊僥,每日早晚都會召集所有邑落居民,壹起學習這兩個理論。
  遊僥們言傳身教,口燦蓮花,講事實擺道理,憶苦思甜。
  幾乎每過壹日,遂寧胡人對長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在不斷增強。
  到現在,幾乎整個遂寧的胡人。
  無論他們過去是匈奴人也好、長林人也罷,哪怕是最頑固的蠕蠕人。
  都已經基本信服了遊僥們的理論。
  漢室在遂寧的統治,已然牢不可破!
  想到這裏,楊仆就越發感嘆起來。
  “此地,確實是壹片全新的沃土!”他在心裏想著。
  遂寧胡人,雖然不過數千邑落,不如中國壹縣人口。
  但是,這是壹個充滿希望的處女地。
  此地,除了忠勇軍的遊僥們在傳播他們的理論外,沒有其他任何競爭者。
  特別是那些年幼的孩童,每壹個都有成為未來的荀子門徒的可能。
  以遂寧為中心,荀子學派可以向周圍數個聚集地擴散。
  只要潛心經營,十年之後,荀子思想就可以在這幕南之地開花結果,二十年後便可以興盛起來,殺回長安與谷梁、公羊爭鋒,與法家較量,逐鹿朝堂之上,競爭在考場之上。
  不止如此,荀子學派還可以在此,趁機滲透進軍方之中,吸納大批的中高級軍官。
  而爭取軍方的支持,正是現在諸子百家競爭成敗的關鍵。
  別看現在,文官士大夫們對軍方的武將勢力,橫看豎看,怎麽看怎麽不順眼。
  但是……妳看看那些在非議和杯葛者,都是些什麽人吧?
  不是老朽的士大夫,便是谷梁、思孟、重民等派系的人。
  而這些人,恰恰是沒有軍方支持的。
  而那些已經有了軍方支持的學派,如墨家、法家、公羊、雜家,妳看看有誰對軍方非議?
  哪壹個不是舉起四肢,全力支持和配合軍方?
  所以,這些所謂的反對者,其實只是因為吃不到葡萄,所以在說葡萄酸而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