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72章 決心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7

  望著漢朝的長安城,呼衍哲哥的內心,滿是絕望。
  當初,他在飛狐口見到漢朝的神騎時,他就已經知道,此番出使,哪怕付出整個使團的代價,成功刺殺了且之。
  但卻根本改變不了什麽。
  漢朝人,不需要且之的配合,他們的力量,已經完全可以撕碎整個匈奴。
  所以,留在漢朝,繼續待在這裏,註定徒勞無功。
  還不如想個辦法回去報信。
  將他在漢朝的所見所聞,告訴單於庭的貴族們,讓大匈奴立刻警覺過來,思考對策。
  或許,將來,匈奴還能有壹線生機。
  可惜……
  哪怕是他裝瘋,漢朝人也不為所動。
  反而懷疑起來,更派了禦醫。
  因為害怕露餡,導致更可怕的災難,他不得不在漢朝禦醫來之前,就“忽然好了”。
  反正,漢朝人也不可能因此指責他什麽,更不好由此懷疑他什麽。
  只要漢朝皇帝還要臉,還想維系漢匈之間最後僅存的彼此信任——對於外交使團的基本尊重,他就不會有危險。
  反之……
  他不管做什麽,都是壹死!
  現在看來,漢朝皇帝似乎仍有忌憚,舍不得拉下臉皮來。
  這讓他和他的使團,還有最後的生機。
  不過……
  可惜的是,自從他裝瘋又忽然正常了以後,漢朝人表面不說什麽,但私底下卻加強了對他和他的使團的全部成員的監控。
  不止隨時有軍官監視,就連吃喝拉撒,都有專人跟著。
  其中甚至不乏那些曾經的匈奴人,現在的漢朝狗腿子。
  這使得呼衍哲哥都不太敢跟其他人交流,很多事情,只能自己壹個人思考對策。
  “走吧……”壹個漢朝的校尉騎在馬上催促著呼衍哲哥:“貴使,我主聖天子的使者,已經在長安城外等候您了!”
  這個校尉說著也是笑了起來。
  現在的漢軍之中,都差不多已經知道了,誰將成為代表天子與匈奴使團進行接觸和談判的人選。
  主父偃!
  這個名字,現在來說還是讓人很陌生的。
  也就是壹些消息靈通之人,知道這位是天子潛邸之臣,第壹次的考舉士子之壹,蘭陵氏的女婿,兼任主爵都尉的右都尉。
  但,如今,大部分人都已經明確知曉了此人的學派背景——縱橫家!
  而且是精研長短縱橫之術的縱橫家!
  上壹個精通長短縱橫之術的人,名為蒯通!
  這可是如今天下耳熟能詳的機變之士。
  他曾經做過淮陰侯韓信的謀主,力主韓信起兵叛亂。
  可惜韓信沒有聽他的。
  所以,韓信死前曾經嘆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但,就算這樣,蒯通都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因為他那張嘴實在太厲害了。
  能把活的說死,死的說活。
  居然讓高皇帝都舍不得殺他。
  順便說壹句,如今天下耳熟能詳,甚至連不識字的農民都知道的壹句名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就是出自蒯通之嘴。
  而這位主父偃是齊人,而且是臨淄人。
  這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他可能是蒯通的再傳弟子或者徒子徒孫這樣。
  所謂名師出高徒。
  蒯通如此厲害,這個主父偃自然應該差不多哪裏去。
  所以,漢軍上下,都有些期待。
  期待見證壹個新的典故,或者說新的成語的誕生。
  要知道——歷史上,縱橫家發明和創造的成語,數之不盡。
  其中大多數都是膾炙人口,天下皆知。
  譬如得寸進尺、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隔岸觀火、長袖善舞等等等等。
  在世人的印象裏,縱橫家出馬,必然能創造壹個新的典故,壹個新的成語。
  而在過往的歷史上,每壹位知名的縱橫之士,都至少創造過壹個被明載史冊的典故或者成語。
  壹個新的成語!?
  多新鮮的事情!
  不僅僅漢軍,就連長安城的八卦黨也對此表示非常有興趣圍觀。
  所以,在長安城外的那個名為“渭河亭”的亭裏附近,許多的八卦愛好人士,遊離徘徊,還有小說家,拿著筆墨,乘著馬車,在遠方的直道上圍觀。
  大家都興致勃勃的準備要Cos壹回史家的角色。
  倒是,此刻坐在亭裏的屋舍之中,穿著朝服的主父偃,顯得頗為緊張。
  自從蒯通之後,縱橫家士子幾乎不再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以至於,如今諸子百家復起,連沈寂已久的雜家都有復蘇和崛起之勢的今天。
  他和他的縱橫學派,卻依然默默無聞。
  全天下學習縱橫術的文人士大夫加起來,可能不過百人之數。
  其中,大部分活躍在齊魯壹帶。
  但,作為齊人,主父偃有過很深很深的親身經歷。
  那些圍繞在他的馬車後面,在他的身後,侮辱、挑釁和謾罵的聲音,他至今依然記得很清楚。
  “主父偃,十八歲,學縱橫,長短不能合,大小不能制!”他在心裏念著這句當年臨淄的孩童們在他屁股後面嘲笑他的話。
  他內心的火焰熊熊燃燒起來。
  主父偃當然知道,這些話,哪裏是孩子能想出來的嗎?
  分明就是儒家的士子和士大夫在背後搞鬼。
  他們要對每壹個異己趕盡殺絕,盡力打擊和淩辱所有的不同意見者。
  將自己的對手,從肉體到精神、靈魂全部抹殺!
  而且,那些膽怯鬼還是欺軟怕硬。
  他們不敢去跟齊國王宮和地方上的候國中的黃老派貴族和官員硬剛,只敢私底下用著這些下三濫的手段來對付像他的這樣的縱橫派傳人,或者雜家子弟、法家士子。
  “總有壹天,吾當回到臨淄,乘坐安車駟馬,手持天子禦劍,口傳天命,腳踏五行,將爾等統統揪出來!”主父偃在心裏發誓,壹定要做到這樣點。
  這也是很多縱橫派學者必定具備的特征。
  作為縱橫之術的傳人,他們的自尊心極強,而且非常敏感。
  壹旦發達,必然會去報復那些曾經羞辱和淩辱過他的人。
  而現在,主父偃知道,今天這次奉命與匈奴人的接觸和談判,將決定了他這壹生的成就。
  是要九鼎食,還是默默無聞,就看著壹遭的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