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45章 不稱職的丞相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4

  當劉徹步出溫室殿時,立刻就被丞相張歐,禦史大夫晁錯等人團團圍住。
  “家上,陛下龍體如何了?”張歐幾乎沒有客套,立刻就問道。
  “父皇壹切安好,只是偶感風寒,壹時不適……”劉徹看了壹眼張歐,作揖回禮道。
  張歐卻著急的跪著道:“臣請探視陛下!”說著就重重的叩首。
  劉徹看著張歐,在心中嘆了口氣。
  對於張歐這個丞相,其實輿論是不滿意的。
  有人說,“張丞相乃是撿了壹個丞相和君侯的位子……”
  甚至,更加刺耳的說法也有。
  譬如,劉徹就聽說過,有些徹侯私底下議論說“時無英雄,徒使庶子稱雄!”。
  當時,劉徹聽聽也就過去了。
  畢竟,硬要把張歐拿來跟蕭何、曹參、灌嬰、王陵、陳平、張蒼這些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踩著千萬屍骨成就功名的英雄人物相比,對張歐來說,很不公平——別說張歐了,就是前丞相申屠嘉,當年不也被人議論說“壹代不如壹代”。
  可在這時,張歐的表現,卻是讓劉徹非常失望。
  在天子遭遇這樣的突發事件時。
  作為丞相,上策必然是秘而不宣,裝作什麽事情都沒有的樣子,安撫群臣,再私下覲見天子,探視,查明情況後,再決定是調兵戒嚴還是歌舞升平。
  中策的話,可能會多種選擇,譬如說,先屏退左右,再詢問劉徹情況。
  可張歐偏偏選擇了最下策,就這樣大大咧咧的當著群臣的面,問起了天子的情況!
  這不啻是宣布,天子的情況已經很糟糕了嗎?
  不然,丞相何以著急?
  “真是豬隊友!”劉徹嘆了口氣,環視群臣,淡淡的道:“丞相要去探視,孤自然不無不可,只是,父皇不過偶感風寒而已,丞相鄭而重之,未免小題大做了吧!”
  劉徹心中對張歐的評價已經是急速下跌,直接跌破了及格線,向著零分狂奔。
  劉徹心裏面也明白,張歐這是官僚當久了,以至於忘記了該怎麽當官。
  丞相是什麽?
  世人的印象是——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百姓,使卿大夫各司其職。這是當年陳平曾親口說過的話。
  可能這樣的話,比較籠統。
  那麽,宣帝說的就比較直接了——夫宣明教化,通達幽陰,使獄無冤刑,邑無百姓,丞相之職也!
  成帝都知道——蓋丞相以德輔翼國家,典領百繚,協和萬國,為職任重莫焉也!
  簡而言之,作為壹個丞相,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要在關鍵時刻,能承擔起責任,扛起國家的重任。
  而張歐,這時候的表現為零分!
  劉徹當然清楚,張歐不是不懂該怎麽做,而是,他怕承擔責任,怕被人指責,怕背黑鍋。
  所以,張歐選擇了逃避他丞相的責任。
  這是政客的行為,不是壹位政治家的行為!
  對政客來說,那當然是政績我要,黑鍋妳來。
  而政治家,則為著遠全局,統籌全國,不會局限壹時壹刻,而是放眼十年,甚至百年!
  劉徹搖了搖頭。
  他真的希望,此時的丞相還是申屠嘉就好了!
  不過,這個丞相是皇帝老爹選的,劉徹也無權置喙。
  他向前壹步,看著晁錯,看著袁盎,看著岑邁等三公九卿,長揖道:“父皇偶感風寒,龍體略有不適,今日天氣又有些冷,因此,太醫建議,今日休息,不要操勞,父皇命孤來主持本次的‘逐除’大禮,孤年少德薄,倘有不到之處,請諸卿提點,輔佐!”
  說著,劉徹就長揖在地,深深的壹拜。
  作為太子,劉徹很清楚,在這個時候,他需要做的其實就是壹件事情,那就是告訴大臣,皇帝無恙,只是小病而已。
  作為穿越者,劉徹知道,危機公關,是壹件重要的事情。
  眾臣們聽完,紛紛恭身長拜:“臣等謹奉詔!”
  袁盎更是立刻就湊過來,道:“家上,逐除大禮,已經準備就緒,請家上移駕宣室殿,召見徹侯外戚,諸在京諸侯王子,賜予賞賜,臣已經與宗正安排好了!”
  晁錯也上前道:“家上,臣也已經與少府商議好了逐除大禮的細節,諸般衛士與禁軍,也都安排妥當,巫師們也準備好了!”
  中郎將郅都也道:“家上,臣也已經調集了南軍五千人,在武庫戒嚴,隨時聽候家上調遣!”
  其他司曹與各個負責宮廷安全與宮門禁衛的司馬、衛尉也各上前表明了態度。
  劉徹聽完,非常欣慰。
  丞相雖然不咋樣,但這下面的大臣,卻還是很稱職的。
  自發的就完成了封鎖消息和戒嚴的準備。
  比起張歐那個只會推卸責任的貨,強了不止壹點半點!
  要知道,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封鎖消息,防止皇帝在逐除日昏厥的消息進壹步向宮外蔓延。
  只要民間不知道,就沒什麽事情——雖然他們遲早會知道,宮裏面的大嘴巴是出了名的!
  但,現在馬上就知道和壹個月後知道,那是兩碼事情。而且,封鎖消息和戒嚴,同時也是為皇帝萬壹真的出事做準備。
  而且,在皇帝出事的當口,這些人還能依舊把逐除儀式的準備工作完成,這就更難得了!
  劉徹很清楚,現在,不管怎樣,逐除儀式都必須照例進行。
  必須要表現出信心,傳達出皇帝安然無恙的信號——想想看,要是連逐除儀式都不舉行或者說舉行了,但錯漏百出,那給人看了,指不定會出現些什麽說法呢?
  歷朝歷代,將皇帝的健康和安危,視為國家機密,不是沒有道理的。
  “中郎將!”劉徹轉頭看向郅都,道:“讓武庫的士兵回營吧,解除武庫的戒嚴令!”
  現在,皇帝老爹既然沒什麽大問題,武庫的戒嚴,就不再需要了。
  這更是壹種姿態,壹種告訴別人,皇帝確實無恙的姿態。
  不然,百姓看到武庫戒嚴,肯定會聯想翩翩,這時候,解除戒嚴令,將士兵調回軍營,那百姓就會以為是照常的輪換或者調動,畢竟,這樣的情況常常發生。
  “諾!”郅都領命而去。
  劉徹看向諸臣,道:“卿等隨孤壹同去宣室殿,準備逐除大禮罷!”
  “諾!”眾臣也紛紛恭身拜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