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5章 豬隊友們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4

  “絲公快起!”劉德連忙扶起袁盎,表示不能受此大禮。
  袁盎在漢家朝廷的人脈究竟有多寬廣,已無需再贅言了。
  劉德就記得後來袁盎勸說便宜老爹腰斬了晁錯後,拿著誅殺晁錯的詔書前去吳楚叛軍處談判,結果被吳王劉濞扣押,這換了其他任何人都恐怕只有被裹挾反叛或者忠貞不屈的被殺死這兩條路可走。
  但袁盎卻偏偏有第三條路——吳王劉濞派去看押袁盎的都尉司馬居然是當年袁盎在吳國為相時的隨從,且受過袁盎很大的恩惠。
  於是,袁盎奇跡般的毫發未傷的從吳楚叛軍十幾萬人的眼皮子下逃了出來……
  這聽起來似乎是玄幻小說,但卻是將來確確實實發生的事情!
  “殿下,袁公,妳們談,老臣與子侄輩飲酒去也!”竇廣國將袁盎介紹給劉德之後就當了個甩手掌櫃,於他而言,這牽線搭橋的事情辦完之後就可功成身退。
  “殿下裏面請!”袁盎低著頭道。
  劉德跟著袁盎走進了壹間頗為僻靜的小房間裏,袁盎揮揮手,令房中的下人都出去,然後將劉德請到主位上,坐下來後,才拜道:“事急從權,臣亦不得不出此下策,請得章武候引薦,冒死來拜謁殿下!”
  “絲公究竟是何事?”劉德連忙問道。
  以袁盎的身份,若是想見劉德,隨便派個下人,向宮裏遞壹張拜帖即可。
  袁盎雖然被削去壹切官職與爵位,但他的宮籍還在,自由出入長樂宮是沒有問題的!
  而袁盎拐彎抹角的通過章武候竇廣國的關系來與劉德見面,這本身就說明,袁盎在防備著某些人對他的監視,更害怕那些人知道他接觸過劉德。
  “殿下今日早朝可聽說了膠西王劉卬私賣爵位之事?”袁盎問道。
  “嗯,聽說了……”劉德問道:“怎麽了?”
  “大禍來矣!”袁盎頓首拜道:“臣請殿下聽臣說,臣為吳相之時,便已知吳王濞早有不臣之心,只是齊趙兩系藩王心向朝廷,不與其為伍,因而只能隱忍於心,是以先帝以厚賜重賞賄之以齊趙兩系!”
  劉德點點頭,這些他自是知道的,簡單的來說,先帝之時為了維護國家穩定,不得不對諸侯王進行種種讓步,使之財權與人事權不斷膨脹,幾乎等同於壹個割據王國。
  “然後,今歲正月,晁錯以趙王遂不敬宗廟為由,已然強行削其河間郡……”袁盎感嘆著道:“如今若是再削膠西之地,臣恐怕齊趙兩系心生不滿,從而暗中與吳王勾結,如此壹來,將來壹旦有變,吳楚兵進雒陽,齊諸王與趙王將兵河間,入臨晉,倘若匈奴、燕王等有變,則蕭關亦有警,如此大漢社稷恐將大禍臨頭!”
  劉德聽完,也不得不感慨,袁盎的眼光真是毒辣。
  若以常理來論的話,即將發生的七國叛亂確實是聲勢浩大,幾乎都把長安的公侯嚇尿了,有人甚至都準備好了恭迎吳王濞入長安匡扶社稷的全套禮儀。
  但是,可惜的是,七國叛亂雖然聲勢浩大。
  但是膠東、膠西、淄川三國聯軍被齊國堵在家門口出不來,根本響應不了吳楚聯軍,趙王遂就是個二貨,被漢室駐紮在長城的邊軍打的滿地找牙,只能龜縮於邯鄲城中,靠著堅城勉強防守,吳楚聯軍在梁國的銅墻鐵壁面前撞了個頭破血流,本來說好的匈奴外援卻影子都看不到,於是七國之亂從起兵到全部平定,竟然只花了三個月時間。
  基本上當周亞夫大軍輕兵斷掉吳楚聯軍糧道之後,平叛的大軍不過是進行了壹次武裝遊行。
  事實上聲勢浩大的叛軍基本是被自己人解決掉的。
  想著這些,劉德對即將到來的七國之亂是壹點都不擔心,對他來說,七國之亂等於是給他將來大權獨攬打好了基礎。
  七國之亂平定之後,再也沒有諸侯王膽敢反抗漢家天子的命令!
  當然劉德也知道袁盎此次來找他做什麽了。
  壹起反對削藩?
  傻瓜才幹這樣的行徑!
  想到這裏,劉德就笑著道:“袁公所言極是,小子亦也曾擔憂過……然……”劉德看著袁盎道:“袁公可曾聽說過,自有青史以來,令出多方,政令不通者成大事?”
  劉德呵呵的笑著問道:“吳楚齊趙諸侯若叛,誰為首,誰為臣?”
  這正是吳楚之敗的關鍵所在,七國諸侯共同叛亂,加起來的總兵力和實力遠超漢室中央政府。
  但是七位大王就有七個想法。
  吳王想著盡快打進長安,坐穩天下,楚王卻不願意風頭都給吳王出了,拼命的拉後腿。
  膠東、膠西、濟南、淄川四國更是可笑,居然被齊國堵在家門口,連門都出不了!
  趙王劉遂有心呼應,卻被困邯鄲城中,糧草盡絕,只能坐困枯城坐等死亡。
  若是這七國但凡有個像樣子壹點的統壹指揮和協調,也斷然落不到最後那個結局,起碼也能劃江而治!
  劉德覺得自己若是劉濞,肯定首先會統帥大軍,先進逼齊國,逼著齊王加入,然後裹挾吳楚齊七國之兵力,進逼滎陽,拔掉這顆釘在長江以南的漢軍釘子,滎陽若失,梁國就失去了側翼的屏障,同時也會更多的諸侯加入進來……
  不過這只是事後諸葛亮的推演而已。
  袁盎卻是看著劉德,有些驚訝,他怎麽都想不到,吳楚的致命弱點竟是劉德這樣年紀的少年發現的。
  而且那無疑是個致命的缺陷!
  本來若有統壹指揮和行動,壹般的軍隊是可以做到1+1等於二的,但是吳楚七國各行其令,各聽其政,非但做不到1+1等於2,甚至很可能會出現1+1小於1的可怕場景。
  劉德卻微笑著:“小子曾嘗聽人道:不怕神壹樣的對手,就怕豬壹樣的隊友,以袁公之見,膠西王劉卬為人如何?可有城府擔當?”
  “驕奢小人,不足以為謀!”袁盎想了想答道。
  嗯,豬隊友+1!
  “濟南呢?”
  “鼠目寸光!”
  豬隊友+2。
  “膠東呢?”
  “碌碌無為之庸才!”
  嗯,這個應該不算豬隊友?!
  “淄川呢?”
  “不過中人之姿,守成有余……”
  “楚王如何?”
  “為人外殘內忍,看似有勇有謀,實則怯懦小人!”
  好的!豬隊友+3。
  劉德打了個響指道:“既然如此,袁公還擔心什麽呢?小子敢立下軍令狀,諸侯若叛,王師三月可滅!”
  這倒是事實,像吳楚這樣沒組織沒紀律的叛亂,在中國歷史上估計就只有這麽壹次,以後想謀反的人都是想好了再行動的,就連三國演義裏面三十六路諸侯反董,也懂得要先選個盟主出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