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86章 魔鬼交易(壹)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7

  “奉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於之命!”寬敞的宣室殿裏,漢朝人民的老朋友,且渠且雕難恭敬但帶著些霸氣地說道:“外臣敬問皇帝無恙!”
  劉徹端坐在禦座之上,看著這位老朋友的表演。
  此刻,他確切的感覺到了,漢匈力量對比帶來的外交變化。
  在以前,匈奴使者來到長安,都是至少在表面上,以壹個臣子,壹個下人,壹個奴才的身份,向漢朝君王行禮。
  匈奴人雖然在國書上要占便宜。
  但在外交禮儀上,尤其是使者朝覲這個環節,從來不會盛氣淩人的威脅訛詐。
  他們會盡可能的學著漢朝士大夫的模樣,溫文有禮的,對漢家君臣展現匈奴人,不是野蠻人這麽壹個觀點。
  但如今,卻反過來了。
  劉徹手裏的匈奴國書,已然悄悄的恢復到了跟漢朝給匈奴的國書壹樣的規格。
  也就是壹尺壹寸。
  擡頭雖然依然是“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於……”
  但後面卻多了幾個字。
  變成了“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於敬問漢天子無恙”。
  雖然中國皇帝跟天子是壹個意思。
  但,承認中國皇帝是天子,這對匈奴人來說,意味著他們已然放棄了要壓過漢室壹頭的計劃。
  然而,在使者這邊,卻又不復過去的溫文有禮的君子風範,而是壹副“我是夷狄我怕誰”的良辰傲天範。
  這讓劉徹看著,有些哭笑不得。
  “這不就是後世霓虹與圖朝的愛恨糾葛的前傳嗎?”劉徹在心裏想著。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霓虹政商兩界,雖然都覺得圖朝就是個土包子,但,行動上和嘴上,卻還是嚷嚷著壹衣帶水,友好相處。
  那時候的霓虹,有著要鯨吞世界,雄霸藍星的魄力。
  然而,等到圖朝不論GDP還是軍事,都全面超越霓虹後。
  再去看看,當政的黨派,還是那幾個黨派,在臺上的政客,也還是當年那些政客的徒子徒孫。
  然而,無論言行還是舉止,卻跟以前發生了徹底的變化。
  為什麽?
  道理其實很簡單。
  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圖朝就是個窮光蛋土包子,說不定哪天就要嗝屁。
  既然是這樣,霓虹當然會表現的很友好了。
  而,當圖朝崛起,全面超越霓虹後。
  情況就變了。
  小弟變成了大佬,手裏還拿著大棒,怎麽看都是要NTR的黃毛設定。
  為了不被NTR,再考慮到歷史上的恩怨,霓虹人的選擇,自然再正常不過。
  如今情況雖然不同,但道理是相同的。
  漢匈實力對比的變化,使得匈奴不得不丟掉裝出來的君子風範,轉而表演起了粗魯。
  他們的想法不能說有錯。
  畢竟,虛張聲勢跟色厲內荏,這是人類在自己處在下風時的本能反應。
  只是,匈奴人演戲水平太坑,於是就變成了現在這樣不倫不類的模樣。
  “大抵應該是又怕又恨……”劉徹揣摩著匈奴人的想法,覺得這或許符合實際。
  畢竟,妳要是忽然有壹天發現,曾經在小時候被妳按在地上暴打的那個鄰居家的小不點,忽然成了狗大戶,還有壹堆狗腿子,恐怕妳也會擔心,對方會不會記恨當年的事情,故意給自己穿小鞋。
  “請貴使替朕轉達朕對單於的問候!”劉徹笑著放下國書,道:“至於單於國書所說的事情,請貴使轉告單於:朕皇祖太宗皇帝與貴國先單於有約:長城之內,冠帶之室,皇帝治之!長城之外,引弓之民,單於治之!朕無意治長城之外,此事,單於就不要再提了,除非,單於幫朕在河套修個長城……”
  且渠且雕難聞言,呵呵壹笑,道:“陛下說笑了!”
  他當然知道,自己此行的使命。
  於是,再道:“陛下難道就不再考慮壹下嗎?”
  “我主大單於,只需要壹萬副鐵甲,五萬套弓弩甲具,便願將河套雙手奉上,作為漢匈永久和平的典範!”
  “壹萬副鐵甲,五萬套弓弩甲具……”劉徹在心裏冷笑兩聲:“軍臣這是喝了假酒了吧?”
  要不是喝了假酒,怎麽可能這麽蠢!
  這個情況,在劉徹看來,就好比後世米帝告訴圖朝:給哥壹萬億小錢錢,再免除壹切債務,不僅僅彎彎,哥雙手奉上,關島也送給老弟!
  而問題是——圖朝,彎彎或許是想要的緊,但,關島,敢要嗎?
  況且,拿這筆錢,去發展軍備,找個機會幹壹架,豈非更好?
  如今也是這樣。
  “請貴使回去告訴單於:朕確實無意長城之外的任何土地!”劉徹斬釘截鐵地說道:“若貴使沒有其他事情,就請下去休息吧!”
  且渠且雕難看到這裏,已經明白,無論漢朝皇帝的想法究竟如何。
  這試探已經沒有用了。
  人家根本不跟妳談這個事情,還怎麽試探?
  沒有辦法,他只能低頭拜道:“既然如此,那外臣壹定將陛下的原話,轉達給我主!”
  頓了頓,且渠且雕難又道:“除此之外,外臣奉命前來覲見陛下,還有兩件事情,懇請陛下允準!”
  “使者說說看……”劉徹點點頭說道:“只要不是太難,朕自然會給單於面子!”
  這話的意思,其實就是——不管什麽事情,都是挺有難度的!
  關鍵要看妳們匈奴是不是願意給好處。
  且渠且雕難出使這麽多年,自然清楚怎麽跟漢朝打交道,也聽得出來,漢朝人話裏面潛藏的意思。
  他躬身說道:“陛下,這第壹件事情,就是——我主大單於想念北海閼氏,請陛下準許閼氏回單於庭探親……”
  此事,對匈奴現在來說,至關重要。
  尤其是在河套無法試探的情況下,這個問題立刻就凸顯出來了。
  這關系著,漢朝是不是願意繼續跟匈奴和平友好相處。
  若是漢朝確實有心跟匈奴為敵,那麽,自然不可能讓北海閼氏回去探親。
  反之,則很可能批準此事!
  為了加強這個舉動的試探意義,且渠且雕難恭敬地說道:“另外,我主大單於還聽說了北海閼氏,為陛下誕下公主,我主大單於因此也想看看外孫女,伏請陛下同意——北海閼氏與公主,返回單於庭,以令單於父女團聚,共享天倫之樂!”
  “還有,我主大單於有子曰:於單,於單王子英明神武,俊朗不凡,已被我主大單於立為日逐王,我主大單於,想向陛下提親,請陛下下嫁壹位漢家公主,與於單王子,結為夫妻!”
  “我主大單於承諾,若陛下願嫁公主,便立其為於單之左夫人,未來為大匈奴閼氏,與單於同享匈奴權柄!”
  這幾個重磅炸彈,接二連三的拋出來。
  殿中的漢家大臣,都被嚇了壹跳。
  “下血本了啊!”劉徹在心中想著。
  劉徹很清楚,匈奴攣鞮氏的正妃,跟契丹人壹樣,都是從固定的幾個部族裏挑選的。
  攣鞮氏從來沒有選擇過除那幾個氏族外的女子為單於閼氏的先例。
  但軍臣,現在卻要打破這個常規。
  立壹個來自中國的公主為未來的單於閼氏。
  這說明了什麽,劉徹很清楚。
  “軍臣怎麽又聰明起來了……”
  說句實在話,若非是劉徹已經決定了要在三五年內,就與匈奴決戰。
  恐怕他已經怦然心動。
  雖然大國聯姻,從來不會導致什麽友好、友誼天長地久這樣的事情。
  但最起碼,這樣的聯姻,能保障兩國有著壹定的共同語言。
  當年秦晉爭霸,兩國雖然經常兵戎相見,但兩國公室的關系還是不錯的。
  公子小白就是在秦國護送下回國即位的。
  可惜啊,漢與匈奴,不是秦晉,兩國爭奪的,也不是霸權。
  而是這個世界究竟誰說了算這個事情。
  這樣,漢匈就必然會有壹戰。
  況且,兩國仇恨,積累數十年。
  哪怕劉徹是個聖母,也擋不住自己臣子和國民,強烈要求對匈奴復仇的呼聲。
  至於夏胭脂?
  劉徹抿了抿嘴唇,然後道:“請貴使轉告貴國單於,父女團聚,祖孫相聚,此天地倫常,朕豈能阻之?只是,如今已是夏季,秋冬將至,朕憐夏夫人及公主,憂其不能長途跋涉,明年春天,再說這個事情吧!”
  “到時候,朕將遣使派人,護送夫人及公主,至貴國龍城,與單於相聚,以全此天倫之樂!”
  反正,先拖著再說,看看匈奴人的西進情況,再來決定下壹步的動作。
  而且,其實夏胭脂回去省親,對劉徹是有好處。
  這第壹點,夏胭脂回去,能幫劉徹探知壹下匈奴國內的各個派系的反應。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通過夏胭脂回去探親這麽個事情,尤其是在龍城大會這樣的場合公開出現。
  能告訴許多匈奴部族的首領和貴族們:其實啊,漢人跟匈奴人,同宗同源。
  妳們匈奴是淳維的後代,而淳維是夏桀的兒子。
  漢與匈奴,系出壹源。
  這個事情,可是妳們的單於都承認和認可的了啊。
  so,等到未來漢軍擊敗匈奴主力後,這個事情,就能成為核武器了。
  那些小部落的首領,就能更容易被漢軍說服,臣服和認可劉徹的霸權,並且接受來自劉徹的冊封和任命。
  到時候,劉徹就可以借此,將攣鞮氏拉下馬,自己去當壹回天單於!
  既然是天單於,那麽,在草原上冊封個百八十個王,把薩滿教稍微改造改造,也就很合情合理了。
  如此,草原的遊牧民族,將被閹割掉精氣神,起碼兩三百年,別想緩過氣來。
  而兩三百年後的世界?
  恐怕已經是排隊槍斃,蒸汽火車轟鳴的世界了。
  這樣,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就永遠,都不能再危害到中國了。
  至於所謂的下嫁公主?
  劉徹想了想,也笑著道:“至於於單王子之事,等夏夫人到時候與單於面談吧,朕相信,夏夫人身為王子長姐,也壹定會為王子,選壹個良配的!”
  且渠且雕難聞言,深深壹拜,說道:“陛下善心,外臣必然轉告我主!”
  他知道,他已經確認了壹件事情——漢朝暫時沒有與匈奴開戰的想法,至少明年不會!
  若不是這樣,漢朝的天子不會同意讓自己的妃子和女兒,去龍城。
  至於明年以後,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即使如此,這個情報也是至關重要,這意味匈奴可以放心西進,而不用擔心屁股後面起火!
  於是,他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提出第二個要求了。
  他躬身說道:“還有件事情,外臣代表我主,請陛下考慮……”
  “使者請說……”劉徹掰了掰手指,他現在已經知道了,匈奴人的算盤了,無非就是想知道,劉徹有沒有可能在他們西進的時候,捅他們的菊花了。
  畢竟,匈奴人還是很聰明的。
  捅匈奴菊花,這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但,劉徹肯定要等到匈奴主力,遠離了西域,進入了中亞後,再來玩這壹手。
  當然,劉徹也相信,匈奴不會傾巢西進,他們必然在自己的後方留下了充足的軍隊,足以抵禦漢軍壹年以上的軍隊。
  只是……
  匈奴人很快就會發現他們錯的離譜。
  今天的漢軍,跟去年的漢軍,就已經有很大不同了。
  而兩三年後的漢軍,肯定不是今天能比的。
  至少,那些先鋒,那些帶頭出塞的精銳,到時候必然是清壹色的胸甲騎兵。
  歷史上,裝備了馬鐙和手弩的漢軍騎兵,能壹個打五個,追的匈奴人漫山遍野的跑。
  如今,裝備更豪華的漢軍騎兵,是不是能打六個甚至七個?
  對這個問題,劉徹很期待答案。
  “我主想與貴國,擴大貿易!”且渠且雕難說道:“貴國的攻城車、床弩還有雲梯以及弓弩刀戟,鐵鍋、皮甲、鎖子甲以及弩機,我主都希望,陛下能慷慨的準許我國購買!”
  “作為交換,我主願意用戰馬、牛羊以及奴隸,進行交易!”
  “價格可以商量,交易方法也可以商量,但我主希望,第壹批交易,能越快越好,最好,現在就能達成!”且渠且雕難看著劉徹,非常恭敬地說道:“希望陛下能允準!”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