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11章 接班(二)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8

  三個月,打通渭河漕運?
  這看似很困難,實則也確實很困難。
  但,還沒有到完全無法完成目標的地步!
  因為,這個工程用的,都是高闕、燕薊之戰以及之後從匈奴買回來的奴工!
  這些人的總數已經高達了十余萬!
  有著這十余萬可以隨意消耗的勞工,郅都根本不需要勞民傷財,就可以完成這個任務。
  當然,結局很可能是,勞工的傷亡數字突破天際!
  但這有什麽關系?
  這些勞工,劉徹的看法是,越早消耗掉越好。
  因為,非吾族類,其心必異!
  這批勞工裏,有數萬人,都是大宛人、大夏人、康居人、月氏人。
  他們的膚色、信仰、文化、習慣都與中國格格不入。
  全部消耗掉,比留著他們更好。
  至少,這樣沒有後患。
  暫時來說,劉徹也沒有做好融合壹個血統、膚色與諸夏民族完全不同的人種的準備。
  這不是種族歧視,而是因為,貿然融合壹個膚色不同的人種,風險太大。
  五胡亂華怎麽來的?
  劉徹可沒有忘記。
  毫無疑問,在沒有排隊槍斃的時代,在自己的本土,出現壹個膚色、血統、文化和習慣完全不同的族群,可能會是壹個大問題。
  還是盡早消耗掉比較好。
  這也符合皇帝的心態——寧可錯殺三千,也不可放過壹個。
  任何隱患和不確定的問題,都要消滅在萌芽中!
  而晁錯只要能夠按時完成漕運運河工程,在渭河水道和大河水道之間鑿開壹條平穩安全快速的人工運河,憑借這個功勛,仿照惠帝時梧候故事,封晁錯壹個五百戶或者八百戶的列侯,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晁錯當然也深知這壹點。
  不過,劉徹今天找晁錯來,可不只是來安排他做接班人的。
  更要讓他決定自己的接班人。
  晁錯已經擔任了八年多的禦史大夫了!
  在先帝時期,他就已經在這個位子上了。
  如今,他將升遷為丞相,留下來的這個禦史大夫之位,就成為了關鍵。
  很顯然,劉徹不可能讓晁錯安排壹個他的人來擔任禦史大夫。
  那樣做,等於將國家的最高權力拱手讓給晁錯。
  壹旦丞相和禦史大夫達成壹致,以目前的漢室政治體制,在理論上來說,是可以架空皇帝,自行其是的。
  歷史上,王莽篡漢,就是將丞相、大司徒和禦史大夫的位置全部用了自己人。
  把皇權鎖在了未央宮,最終得逞。
  史載,曾經壹手扶持起王莽的太皇太後王氏,到西漢滅亡的時候,居然連壹個士兵也調動不了,只能拿和氏璧泄憤,將這塊傳國玉璽摔在地上,砸破了壹個角。
  如今,劉徹雖然自信,哪怕天下貴族官僚全反了。
  他也可以靠著軍隊,掀翻棋局,再開壹局遊戲。
  但,沒有這個必要。
  所以,劉徹看著晁錯,直截了當的告訴他:“朕已經選好了下壹任的禦史大夫了!”
  “桃候劉舍將接任愛卿的職位!”
  毫無疑問,這是最終決定!
  無論晁錯是否服從,是否同意,這都不可更改!
  而且,晁錯也沒有理由反對這個提議。
  劉舍的資歷,很老了!
  早在先帝時期,他就已經有機會觸及丞相之位。
  當年,與張歐競爭丞相之位的人裏就有劉舍。
  不過,這些年來,劉舍漸漸沈迷於機械之道和器械之利,更愛上了掌握小錢錢,所以,也就不再去追求什麽丞相了。
  但,劉徹卻不可能再讓劉舍控制少府了。
  少府卿到了必須輪換的時候了。
  其他九卿,也是如此。
  八年,壹個輪回,所有職位,都必須輪換壹次。
  該退休退休,該卸任卸任。
  有功則賞,有過則罰。
  晁錯,當然不敢奢望法家能夠同時控制丞相府和禦史大夫衙門。
  那樣的話,不僅僅滿朝文武,都要暴走,儒家和黃老派,更是會跳起腳來,不惜壹切代價阻攔這個結果。
  甚至,晁錯懷疑,若無周亞夫的推薦以及天子的認可。
  他想當丞相?
  做夢!
  那些政敵,壹定會不惜壹切代價阻攔他,儒家和黃老派也會拼命。
  如今,有了周亞夫和天子的聯合推薦,他想爬上丞相的寶座,其實也是非常艱難的。
  儒家和黃老派,只要不傻,都會給他下絆子。
  那些過去的政敵,也必定會無所不在的給他下刀子。
  接下來三個月,明槍暗箭,都將伴隨自己。
  他避無可避,無法再避,只能迎難而上,頂著槍林彈雨,為法家開辟壹條通向最高權力的道路!
  話雖如此,但劉舍擔任禦史大夫,還是讓晁錯心裏面很不舒服,非常不舒服!
  因為,劉舍在過去八年,在事實上,已經成為了墨家的代言人。
  他在少府玩的那些把戲,哪壹個不是在與墨家壹唱壹和?
  正是因為劉舍的大開綠燈和偏袒,才讓墨家發展迅速。
  不然妳以為,如今岐山原和其周圍的那壹大片墨家的墨社是怎麽起來的?
  沒有少府的資源和人力物力,就墨家那小貓小狗三四百號人,怎麽可能在區區八年之內就發展成今天的規模?
  不僅如此,墨家還全面滲透進了少府系統。
  今天少府六丞,有五個與墨家關系密切。
  少府名下八大系統,數千名大小官僚之中有六成對墨家態度親近。
  為什麽會這樣?
  還不是少府卿劉舍帶的好頭?
  讓這樣壹個人擔任禦史大夫?這意味著墨家也可能借機滲透進禦史大夫系統,從而在法家的基本盤裏摻沙子。
  但,晁錯卻無法反對,只能頓首,說道:“伏唯陛下聖裁,臣唯頓首而已……”
  劉徹聽著,也是好笑。
  這些年來,儒法兩派都發展的有些太過順風順水了。
  儒家還好,劉徹時不時的要敲打敲打,讓他們清醒清醒。
  但法家就不同了,今日的法家,至少在政壇上,如日中天。
  漢家三公九卿,壹共十二個坑,法家占了其中四個!
  這還不夠,法家還把手伸進了軍隊,漢室將軍校尉司馬等高級將官裏,法家或者傾向法家的占據了壹半以上!
  現在,就連武苑也落入了法家的程不識手裏。
  法家的氣勢可謂是攀升到了極點。
  盛極必衰,這是物之自然,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可以預見,在這盛世之後,法家必將迎來壹波低潮期。
  所以,劉徹得為法家做點準備了。
  “朕已經決定了,讓廷尉卿轉任少府卿!”劉徹對晁錯交底,說道:“廷尉趙禹,朕很看好,有意將他培養為未來的三公!”
  廷尉趙禹,在廷尉任上的政績,可以說是在漢室歷代廷尉之中,都是佼佼者。
  更關鍵的是,趙禹還不貪不拿,不徇私,不枉法。
  始終忠誠於法律,忠誠於國家。
  這樣的人,在當今這樣的時代,實在太少了!
  但趙禹有個致命缺點——他經濟不行!
  自出仕以來,他就壹直是司法官,壹直在與刑名打交道,缺乏基層履歷,也缺乏具體的財政管理經驗和經濟意識。
  這樣的人,繼續當他的廷尉,做他的紀委書記,當然是合格的。
  但想更進壹步,卻是難於上青天。
  以劉徹制定的漢室遊戲規則,廷尉趙禹在廷尉職務上做了這麽多年,必須換位了。
  而除了少府之外,其他任何職務,對於他來說,都已經失去了鍛煉價值。
  唯有少府這個位置,適合他。
  他也必須去少府這個情況復雜,各種勢力相互交匯的職務上鍛煉自己。
  更重要的是——劉徹希望,在少府卿的位置上,能夠讓趙禹意識到,未來是技術和工程師的時代。
  簡單的來說,劉徹打算拉壹次皮條。
  讓法家和墨家相壹次親。
  能不能成,就要看雙方對彼此的看法和互相之間的認知了。
  “廷尉卿,朕則決定,讓汲黯去擔任……”劉徹笑瞇瞇地說道,這才是劉徹真正的安排給法家摻沙子和施加壓力的人事任命。
  汲黯,在過去十年,壹直就是劉徹的影子和代表他意誌的大秘。
  他在蘭臺的工作,也是有目共睹的。
  汲黯優點,不需要在去贅述了。
  但缺點,卻有不少。
  首先,視野太狹窄了!
  作為劉徹的親信和絕對心腹,他在宮廷和蘭臺待的時間太長。
  換句話說,就是嚴重脫離現實。
  他的眼睛裏,只有皇宮的花團錦簇以及那些各地的盛世報告和各種誇張數據。
  他根本就看不到如今社會存在的問題和頑疾。
  這樣壹個人,若是最終走上高位,那麽,他肯定要出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反正,劉徹翻遍歷史,也找不出壹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生活在溫室和紙醉金迷的上層社會,看不到社會問題的清貴士大夫在登上高位後,能有什麽亮眼表現的?
  基本上,這種人能不制造問題,就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但汲黯的地位,也決定了,他不可能再下放到基層去了。
  他已經是九卿了,再下放,除非是放到河南郡或者安東都護府去。
  不然就是侮辱他了。
  在漢室,這樣的舉動,很可能會讓壹個心高氣傲的年輕人,選擇直接自殺。
  而汲黯的另外壹個問題,則在於,他太過於自信了。
  自信這種事情,當他是劉徹的秘書兼任文案時,是優點,但要獨當壹面就是缺點了。
  就像顏異吧,在劉徹身邊時,真是千好萬好。
  然而,壹朝下放,就錯漏百出。
  所以呢,劉徹已經決定,讓顏異回來,繼續幹他的尚書郎了。
  而將汲黯調任廷尉卿這個舉動,則毫無疑問的向所有法家大臣昭示了壹個真理——這個世界,能殺豬的,可不止妳張屠夫。
  法家應該牢記,在十幾年前,在太宗時代,執掌司法大權,掌握法律真理的是黃老派的那壹批傑出政治家。
  廷尉張敞,廷尉張釋之,禦史大夫馮敬,禦史大夫申屠嘉,禦史大夫張相如……
  這些人,可曾經星光璀璨,遮蔽了整整壹個時代。
  他們在任時,表現絲毫不遜色於今日的法家。
  黃老派統治下的法律秩序,也並不比法家統治下的法律秩序差。
  他們也曾經神聖而威嚴的捍衛著法律,並且不惜與君權正面交鋒!
  法家,不要以為人家現在衰落了,就看不起人家。
  人家可還沒有死透呢!
  在事實上來說,在中國的諸子百家之中,除了法家,最適合出任司法官的就是黃老派了。
  他們並不比法家差。
  甚至對法律的尊嚴的維護決心上,要強於法家。
  至少,法家不可能出壹個張釋之,當面告訴皇帝:法如是足也!
  法家只會恭恭敬敬的膜拜君權,說道:唯陛下聖裁!
  黃老派政治家和法家政治家,在法律上代表著兩個極端。
  壹個嚴格執法,以法律為準繩,皇帝犯法,也敢噴。
  而另外壹個,壹切以君權和上命為準繩。
  皇帝說好,就是好!
  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任命壹個黃老派出身的廷尉,比任命壹個法家的廷尉要更好。
  不過呢,這也要看時機。
  妳像前幾年吧,劉徹玩平律和商稅改革,那個時候廷尉要是黃老派的人,那就慘了。
  對方十之八九,大約要犟上了。
  皇帝不把他懟服,他大約是不肯撒手的。
  哪像法家這樣好對付?
  皇帝開口了,那就是金口玉言,是天條,哪怕自己不理解,也必定要執行。
  而現在,漢室將進入壹個平穩期和消化期。
  以消化和適應新的時代,這個時候,當然要上壹個堅持原則,敢於跟皇帝懟的黃老派廷尉。
  當然了——這也是汲黯,與劉徹有默契,即使有問題,也可以溝通。
  換壹個人,劉徹大約也不會如此果斷了。
  “那尚書令,陛下屬意何人?”晁錯卻是果斷的聽出了劉徹話外意猶未盡的東西,連忙問道。
  劉徹聽了,很滿意!
  這正是他所需要的丞相的嗅覺!
  連這個問題都不能想到的丞相,要他何用?
  劉徹要找的可是壹個能為他分擔壓力和大部分具體事務的丞相,壹頭任勞任怨,同時可以快速解決大量問題的老黃牛,而不是壹個指哪打哪,甚至壹動不動的橡皮擦。
  壹個張歐這樣的丞相已經很惡心了,再來壹個,劉徹就要崩潰了!
  劉徹於是滿意地笑道:“大農丞商容,將為尚書令!”
  商容,劉徹已經培養他差不多九年了。
  這九年裏,劉徹親眼見證了他從青澀成長到現在。
  如今,是時候讓這位農家天才走上屬於他的舞臺了。
  至此,新壹屆的大漢三公九卿的格局,也開始成型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