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77章 鹽鐵官營(二)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5

  周亞夫的馬車抵達未央宮的時候,剛好,晁錯的馬車也到了。
  “丞相!”晁錯微微頷首致意。
  “晁禦史……”周亞夫拱手回禮,對晁錯,周亞夫談不上好感,也說不上惡意。
  倒是同殿為臣,周亞夫有很多地方還需要禦史大夫衙門的配合和合作。
  “陛下今日召妳我入宮,未知丞相可知道原因?”晁錯走到周亞夫面前拱手問道。
  周亞夫搖搖頭:“天心難測!不過,某想來,應當與上計或者五銖錢有關罷!”
  當今天子的治政思路,雖然有時候顯得跳躍性很強,但多數時候,還是能預測到的。
  譬如現在,有壹句話幾乎是壹夜之間,就讓上至列侯勛臣,下至販夫走卒,人人耳熟能詳。
  這句話就是:洪範八政,壹曰食,二曰貨。
  當今天子未顯赫之前,就以此句上疏先帝,以述其誌。
  等到今上登基,這句話就成了當今天下但凡想要有所進步的各階級人士必須去理解和熟知的話。
  妳要連壹食二貨的重要性和政治敏感性都不懂,那就不要出來混了!
  以周亞夫所見所聞,今年的上計,天下四十壹郡十五國的上計奏疏擡頭的第壹句就是:臣XX昧死以聞,洪範八政,壹曰食,二曰貨,食足則民安,貨足則天下升平。
  壹個個拍馬屁拍的簡直不要太瘋狂。
  在周亞夫看來,這樣的情況,雖然有些讓人不齒,但總比先帝時,郡守與諸侯王們針鋒相對,相互對立要來得好!
  而今上的治政思路,總體來說,依舊還是延續著太宗孝文皇帝時的傳統,壓抑和打擊豪強,扶持和保護中小地主階級,繼續執行漢室的“強本弱末”政策。
  雖然在某些地方有些激進,但,劉氏天子,哪壹代不喜歡鬧騰鬧騰?
  就連乖寶寶壹樣的惠帝,不也曾經試探性的想要推行他的壹些主張?
  不過,那時當政的丞相乃是曹參。
  所以,惠帝毫無懸念的被曹參噴了狗血淋頭,從此再也不敢幹涉丞相的施政。
  周亞夫深知自己不是曹參,今上也非惠帝。
  所以,對於新君的壹些小毛病,他能忍的也就忍了。
  晁錯聽著周亞夫的話,自也點點頭。
  劉氏的每壹代天子,在還沒即位前,其實就已經被人研究了個底朝天了。
  譬如先帝,還沒即位前,群臣就差不多摸清楚他的脾氣和性子。
  只是當今天子攏共就坐了不到壹年太子,就因為先帝暴亡,被推上了帝位。所以,臣子們對他的了解還不夠仔細。
  這才有了今日群臣的種種猜測與揣摩。
  不然,若是先帝之時,大臣常常還沒有進宮,在半路上就已經知道了天子找自己幹嘛,然後,就開始打腹稿,等到面聖時,基本上壹篇花團錦簇的奏疏就已經差不多想好了。
  “丞相,禦史大夫!”正當周亞夫想與晁錯再多做壹些交流,方便等會面聖時應對之時,司馬門的宮闕打開,天子親信宦官王道笑呵呵的走出來,恭身作揖道:“陛下命奴婢在此迎接二公!”
  “有勞了!”周亞夫與晁錯微微頷首答禮。
  王道卻連忙笑著躬身拜道:“奴婢可不敢受二公之禮!”
  王道最近開始讀書了,讀書之後,他就明白了許多道理。
  也看清楚了自己的地位。
  他只是天子家奴,而眼前兩位卻是社稷大臣。
  平心而論,他的地位,連這兩位的鞋底都夠不著。
  太宗孝文皇帝時期,先是寵信宦官趙同,甚至與之同乘壹車出遊,結果袁盎壹句話,趙同就死都不知道死在哪裏了。
  然後太宗又寵信鄧通,給予無數權柄和財富。
  然而,壹朝鄧通得罪了時任丞相申屠嘉,被申屠嘉抽得臉都腫了,差點就被申屠嘉以丞相的權力給砍了腦袋——要不是太宗皇帝趕到的話,然而即使如此,太宗孝文皇帝對於申屠嘉也沒有任何責備的語言,甚至脫帽謝道:此吾弄臣,君釋之!
  今上處處以太宗孝文皇帝自比。
  王道很清楚,他要是得罪了九卿級別的重臣,恐怕,天子也不會顧念什麽潛邸從龍舊情。
  更別說眼前這兩位,壹位是當朝丞相,先帝遺詔留下的顧命大臣,令壹位則是殺人無算的禦史大夫。
  周亞夫沒有理會王道的謙卑,他徑直對王道問道:“妳可知道,陛下召吾等前來,所為何事?”
  身為丞相,周亞夫有這個權力知道除皇帝後宮生活細節外的所有的事情。
  王道堆著笑道:“奴婢不過是陛下身邊使喚的下人,不懂社稷大事,只是,聽陛下私語,好像此番召兩位明公入宮,為的是鹽鐵……”
  “鹽鐵?”周亞夫的眼中閃過壹絲驚訝。
  而晁錯則高興的就剩下手舞足蹈了。
  吳楚之亂後,削藩之策漸漸讓位於更溫和的推恩令,尤其是今上即位後,推恩令這個政策更是立刻取代了簡單粗暴的削藩策。
  對晁錯來說,這簡直是比陶青背叛他更讓他難以接受的事情。
  對晁錯來說,他的生命力始終充斥著壹個理念,那就是:幹壹票大的!
  削藩策就是這個理念之下的產物。
  可惜,現在已經破產了。
  因此,晁錯才會在最近壹年時間裏都處於迷茫的狀態。
  但鹽鐵兩個字,卻像劃破黑暗的流星,瞬間就點燃了晁錯全部的激情。
  自輸粟捐爵以來,晁錯感覺,他從未如此興奮和激情。
  他找到了新的奮鬥目標:鹽鐵!
  天下的大商人大地主階級,百分之六十是靠的鹽鐵發家的。
  甚至劉濞能造反,也是靠的吳國的鹽鐵之利。
  而且,身為壹個法家官僚,晁錯的鼻子向來很敏銳。
  天子既然要商討鹽鐵,還是與丞相、禦史大夫商討,那麽,這說明,當今天子意欲將鹽鐵納入朝廷的眼皮子底下,至少也是讓鹽鐵變成官府監管的項目。
  毫無疑問,這是法家的主張。
  中央集權,天子上管天,下管地,中間還管小民的衣食住行,無所不包。
  在法家眼中,整個社會,就應該按照他們設計的規律和步驟運轉。
  更何況,對商人階級的敵視和仇視方面,法家說第二,絕對沒有人敢說第壹。
  對法家來說,商人這種東西,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根本就應該予以徹底消滅,商品流通與貨物貿易交易這種事情,還是應該讓官府來搞。
  只是可惜,如今已不是秦季,未央宮的禦榻上坐的是劉氏天子。
  老劉家對於商人雖然也很瞧不起,但卻不願意下死手。
  甚至太宗孝文皇帝時,為了安撫天下,還松開了關津和山澤鹽池這兩條商人身上的枷鎖。
  “天子若是想要嚴管乃至於專營鹽鐵……”晁錯只要想到這個事情,就感覺全身都在興奮的呻吟。
  但他旁邊的周亞夫卻冷靜異常。
  鹽鐵之事的根基,在於太宗孝文皇帝的馳山澤鹽池令。
  換句話說,其實只要天子宣布,不再馳山澤鹽池,讓利百姓,那麽什麽鹽鐵商人,統統都要撲街。
  但這不可能!
  劉氏天子開放原本屬於天子個人所有的山澤鹽池,準許百姓進山采礦,打獵,伐木,煮鹽,這是劉氏政權的支柱之壹,也是天下民心臣服長安的關鍵。
  況且,幾十年來百姓都習慣了,進山打獵、伐木、采礦,忽然間禁止百姓這麽做,恐怕,整個社會都動蕩!
  漢室政權也付不起這麽高昂的代價!
  更何況,太宗孝文皇帝定下的制度,想要推翻,東宮那邊恐怕是第壹個不會答應!
  因此,周亞夫的心情壹下子就變得憂心忡忡起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