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37章 國情咨文(三)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7

  劉徹的話借著傳聲的銅喇叭,傳遍整個武苑。
  將軍大臣,聽了之後,全部都是呆住了。
  這樣的言論,這樣的說法,簡直聞所未聞啊!
  自古以來,天命的問題,就是壹個禁忌。
  尤其是秦到底有沒有獲命於天過?更是禁忌中的禁忌。
  漢室的思想界、輿論界,哪怕腦洞再大,想象力再豐富的人,也最多只敢在私底下議論議論這個事情。
  從來沒有那個家夥敢於公開討論此事。
  即使當年,賈長沙作過秦論,也不過是淺嘗輒止,只能圍繞壹些不那麽敏感的問題,闡述自己的意見。
  縱然如此,輿論界跟統治者們對賈誼的那篇過秦論,也未必不是沒有意見!
  換了其他人,哪怕是諸侯王,倘若在這個問題上大放厥詞。
  周亞夫保證,壹定把他打的媽媽都不認識,讓禦史大夫將他噴個半身不遂。
  然而,如今,站在臺上對天命侃侃而談的人是當今天子。
  三代之後,唯壹能自證君權天授的天子!
  如今威加四海,德被蒼生的天子!
  壹紙詔令,就讓南越跪下,國王入朝的天子!
  君權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巔峰!
  當君權達到巔峰後,自然而然,就可以將皇帝自己的意誌演化成上蒼的意誌,進而借助天地之偉力,讓思想界輿論界,世間萬物,全部隨他心意而改變。
  於是,包括周亞夫在內的所有列侯將軍大臣,全部只能乖乖低下腦袋,認真領會和學習揣摩天子的講話精神,還要將之牢記在心中。
  而武苑的學員們,政治敏銳性就沒有這麽高了。
  他們對劉徹的說法,大部分都只有壹個感覺——很新奇。
  正因為新奇,所以他們都聽進去了。
  仔細在心裏想壹想,似乎還真是這麽回事。
  不然,何以湯武革鼎是正義,周武伐商又成了天意了呢?
  老天爺總不能無緣無故的就剝奪殷商的天命,而讓姬周取而代之了吧?
  還有,秦若無天命,那它是怎麽滅亡六國,統壹四海,君臨八荒六合的?
  經過劉徹的解釋後,大家就“紛紛恍然大悟”。
  四海窮困,天祿永終!
  湯武祭天的誓詞,在如今的這個校場之中,幾乎是人盡皆知的。
  甚至有人能倒背如流。
  若是從這個方面去解釋的話,那麽壹切就都說得通了!
  上蒼賜予天命或者收回天命,似乎有了壹個標準。
  國家治理的好,那麽王朝自然江山萬萬年。
  治理不好,百姓窮困潦倒,人民民不聊生,那自然就要失去上天的眷顧,新的王朝應運而生,革鼎舊朝,糾正錯誤。
  夏商周三代莫不如此!
  其實,這個事情,也不是太難理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人想到過,更加不是沒有人提出過。
  孟子不就說過,民為重,君為輕這樣不河蟹的話語?
  但,古典中國,皇權至高無上。
  皇帝們哪怕自己都不信,也在幻想著江山萬萬年。
  哪怕是劉徹那位堪稱封建帝王中對百姓最好,最有自知之明的天子,也曾經鬧出過“不問蒼生問鬼神”的笑話,更曾經幻想過永生永世長生不死。
  其他帝王,就更加不堪了。
  他們怎麽可能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去跟著別人瞎起哄?
  無論明君雄主,還是暴君昏王,天天自己在夢裏YY百姓都是忠臣,哪怕餓死也會忠於自己,或者說,根本就不認為有什麽人或者事物能阻擋自己。
  而在中國,大壹統的封建王朝之下,除了皇帝之外,沒有任何人有那個能力和資格解釋天命。
  皇帝不談這個問題,除非王朝末路,英雄並起,誰敢談?
  劉徹現在算是自己主動,捅破了這麽壹層窗戶紙。
  弊端當然是有的。
  那就是以後,壹旦國家治理不好,或者子孫不肖,出個腦殘。
  那百姓馬上就會聯想到:孝X皇帝曾經說過——四海窮困,天祿永終。
  如今,天下窮困,民不聊生,上蒼必然已經收回了賜予漢室的天命,我輩英雄正該起於草莽,振臂壹呼,順天應命,革鼎天下!
  但考慮到劉徹自己已經決定玩工業化了。
  所以實際上這個弊端已經不重要了。
  工業化下的中國,農民起義,已經不足為害。
  資本家跟工人們,將登上舞臺,揮灑自己的聰明才智。
  就算未來搞不成工業化,其實,這樣做,也沒有什麽壞處。
  身為穿越者的劉徹清楚,自漢以後,中國就沒有那個王朝有三百年之運。
  哪怕是將愚民和高壓政策玩到登峰造極的程度的滿清,事實上,假如沒有歐陸的帝國主義用艦船大炮敲開國門,不然,很可能,滿清王朝在1840年的太平天國起義時,就要被推翻。
  所謂鐵桶的江山,天下士民忠誠度永遠Max,這只是壹個笑話而已。
  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是典型的現實主義者。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的那聲怒吼更為中國百姓註入了反抗的基因。
  無論統治者怎麽唬弄他們,怎麽自我感覺良好。
  百姓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誰能讓他們過上老婆孩子熱坑頭的日子,他們就支持誰,擁護誰,從來不管什麽主義啊制度啊國策啊之類不能填飽自己肚子,讓妻兒健康生活的噓頭。
  所以,在劉徹看來,挑明了這個事情,比捂著瞞著要好。
  至少,以後要是那個皇帝想要腦殘,那他就要考慮考慮,天命會不會離他而去的問題。
  當然,真要出現壹個勞資就是想要敗家,就是要腦殘的家夥,劉徹也沒有辦法。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皇帝要腦殘,誰都攔不住。
  但起碼,有這麽個預防針在,能極大的避免皇帝腦殘的概率。
  “朕自即位以來,以天下蒼生為要,屢下赦令,命天下士大夫公卿率民更始,更親開籍田,以勸耕天下,賴上帝之福,士民努力,雖偶有災患,然海內大體升平……”清了清嗓子後,劉徹繼續說道:“於是,上帝乃嘉朕以大惠,令懷化河中出金,大河有魚,乃以此令朕養治天下士民也!”
  “今朕聽說,有些公卿列侯,不能明朕內誌,使使堵塞道路,禁民出入,實為大繆!”劉徹的視線,從某個列侯的身上掃過。
  這些家夥頓時就低下腦袋,恨不得鉆到地裏面去。
  其他人更是紛紛對他們行以註目禮。
  無論是這些家夥違背天子所說的“天意”禁止士民出入,還是他們“不能明朕內誌”,怎麽看,這些家夥都是壹副藥丸的模樣啊!
  但在政壇上,從來就只有錦上添花,而很少會有人雪中送炭。
  甚至多數列侯都有壹種——看到妳有麻煩,我就覺得很爽的心理。
  “所謂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朕希望,以後這樣獲罪於天的事情,公卿列侯士大夫,都不要去做……”劉徹看著那些家夥說道“勿謂言之不預也!”
  這些家夥頓時就立刻全部躬著身子,低著腦袋,乖乖的趴在地上,壹動不動。
  天子都用如此嚴厲的口氣責備了。
  他們哪裏還站得住呢?
  起碼也要罰酒三杯,表態下不為例!
  甚至有些家夥已經股戰不已。
  劉氏在抓人小辮子治罪方面的天賦,可是已經升滿了!
  這些家夥幾乎全部在心裏決定,回去以後,就讓人打開道路,不再阻止民眾出入。
  當然,這也刺激了這些家夥紛紛決定,回去後,就組織人手,前往自己的加恩封地開采資源。
  陛下既然不讓我們組織民眾出入,那我們自己就先占了坑,把黃金采光先。
  總不能說,我們采自己封國的資源,也有罪過吧?
  劉徹卻是懶得理會這些家夥。
  左右不過是壹小撮渣渣,他們要是在這樣的警告後,還我行我素,那就只能讓廷尉去講道理了。
  反正,每年清理壹批跟不上自己腳步的貴族士大夫,有利於國家健康跟社會穩定。
  “再來談談南越的事情……”劉徹繼續說道:“南越王趙佗,已然自番禹出發,來長安朝覲朕……朕已經下令,讓少府修葺秦始皇陵園和歷代秦王陵墓,並命人選取五十戶農戶為秦始皇守陵,此先王之訓!”
  這個事情,其實早就該做了。
  所謂興滅國,繼絕世,封三代之後。
  這是自湯武鼎革以來的中國傳統。
  同時也是現實的需要。
  若是,萬壹以後劉家被人推翻了,那劉氏子孫,也還是能享受享受祖宗余蔭,過幾年富貴生活。
  善待前朝的面子工程嘛。
  但在漢室,卻因為政治鬥爭和種種原因,別說秦之後了,就是姬周之後,也沒有封。
  直到劉徹上臺才開始著手此事。
  然而,劉徹卻不僅僅只想遵循傳統和為子孫考慮,留後路。
  他想要得到更多!
  這次趙佗入朝,就是劉徹實行自己的計劃的壹個最好契機。
  想想看,兩千年後,天朝為了統戰需要,都不得不捏著鼻子,對空壹格大唱贊歌,國共死仇,也能握手和解。
  秦漢的歷史遺留問題,在統壹國家的旗幟下,自然也可以解決了。
  “除此之外,朕還已經決定,封故秦南海尉任囂為安越候,為其在驪山起陵,與秦始皇陵墓隔山相望,以褒忠臣,還會特準南越王祭拜秦始皇陵墓……”劉徹慢慢地說道。
  毫無疑問,這是壹個口子。
  這個口子壹旦打開,秦的話題,也就不會那麽禁忌了。
  文人士大夫和思想界輿論界,就都可以來討論討論,秦朝到底是為什麽滅亡的?
  而不是跟之前壹樣,對秦的滅亡,壹句話就給出答案——因為它是壞蛋,不得人心,所以高皇帝斬白蛇,起義兵誅之!
  真理素來越辯越明。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壹場討論。
  某些迂腐和根本沒有經過大腦的說法,就可以休矣。
  而秦朝已經滅亡了幾十年了,姓贏的王室,不是被項羽哢嚓了,就是死在秦末的宮廷鬥爭之中。
  即使現在還有,也都早已是泯然路人。
  再也構不成對漢室政權的任何威脅。
  所以,這個問題,劉徹真是可以放心大膽的提出來。
  只是……
  劉徹看了看太學方向,他有種直覺——這次儒家,大抵又要撒潑打滾耍無賴了。
  畢竟,人家可是天天拿著焚書坑儒這個事情當做自己的王牌來打。
  借此來博取同情,順便爭取民眾支持。
  所以,壹旦思想界跟輿論界開始討論秦亡的前因後果,就必然會有人去翻故紙堆,壹翻故紙堆,所謂“焚書坑儒”恐怕就成了笑話了。
  然後,天天嚷嚷著暴秦無道,焚書坑儒,秦始皇壞死了的儒家,豈非要被人把臉都抽腫?
  尤其是,當大家發現,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依然有絡繹不絕的儒生,跑去鹹陽,捧秦始皇臭腳,甚至給二世當臣子時,儒家恐怕,皮都會被人扒光。
  不過,這沒有關系。
  儒家素來臉皮比城墻還厚。
  當年劉邦都能在儒生帽子裏撒尿,叔孫通不照樣去拍馬屁求官嗎?
  因此,劉徹相信,他們是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的。
  劉徹說完這壹段話,看著鴉雀無聲的校場。
  顯然,武苑師生也都知道,這個問題有多麽敏感。
  不過,對軍人來說——妳們儒家法家黃老派撕逼關我屁事!
  這也是劉徹為什麽會選擇在武苑說這番話的緣故。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軍隊是不會去管思想界的事情了。
  他們只在乎兩件事情——軍費和軍功。
  劉徹自然清楚這壹點。
  所以,他拉攏軍隊的辦法非常簡單。
  他擡起頭看向所有的武苑師生,道:“朕近日讀史,知臨邛關塞之外,有西南夷,曾於楚秦之時,為我中國之土,今西南諸國,或陷於愚昧,或長於山林之中,不知王化,也不明於禮樂,朕聞之甚為痛心!”
  “朕為天下王,做百姓民父母,凡四海之內,昭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八荒之中,六合之內,其民莫不為朕之子民,今西南淪於愚昧,陷於蠻荒,朕即做天下王,豈能不拯之乎?”
  這就是古代中國王朝的霸道之處了!
  無論是輿論,還是皇帝,都覺得,全世界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領土。
  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之上,那中國征服世界,就是正義的神聖事業。
  正是在這個理論指導下,古代中國,將它所能征服的所有已知世界全部征服。
  只要能種田的地方,最後都成了中國的壹部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