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82章 虛偽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5

  劉徹簡略的向周亞夫與晁錯介紹了壹下現在少府中的高爐產鐵量以及曬鹽法在江都國的運作。
  當聽到高爐壹日居然可以最高產鐵千斤,而且還能生產粗鋼,周亞夫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
  作為丞相,周亞夫自然知道,壹個高爐壹日產鐵千斤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只需要壹千座類似的高爐,不僅可以滿足漢室軍隊的全部需求,甚至還能滿足農業對鐵的需求。
  周亞夫並非僅僅只是壹位帶兵的武將。
  實際上,他仕途的起點,是從文職開始的。
  在太宗孝文皇帝中元六年以前,周亞夫的官職就是河東郡郡守。
  這也是多數漢初丞相的寫照。
  上馬能治軍,下馬能安民。
  做不到這壹點的,根本沒有資格成為丞相。
  “陛下,臣想去少府看看那個高爐……”沈默了片刻後,周亞夫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若天子所言不虛,那麽,鹽鐵官營不僅可行,而且還大有可為。
  漢室朝廷現在壹年歲入五十萬萬錢。
  但令人尷尬的是,其中三十萬錢進了天子的私人小金庫。
  也就是說,國家的國庫只入賬二十萬萬錢。
  這些錢僅僅只能勉強維持朝廷的運作,以及軍費開支。
  遇到戰爭,常常需要天子出少府內庫錢來支援、補貼。
  這人沒有錢,腰桿就硬不起來。
  同樣的,國庫沒有錢,大臣們面對天子,連說話都大氣不起來。
  目前漢室的許多衙門,都依賴著天子內庫的支援才能運作。
  在這樣的情況下,手握著錢袋子的天子自然能執掌大權。
  而丞相地位的衰落,正是緣於這壹點。
  倘若丞相府能有錢,不再需要去哀求天子出內錢,那麽,丞相的權力自然就大起來了,而且,有了錢以後,周亞夫自己也能如願的按照他的意圖來改造漢室社會。
  自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作為積年老將,周亞夫當然清楚,財權即地位的道理。
  劉徹看著周亞夫,笑瞇瞇的點了點頭。
  鹽鐵令雖然劉徹現在是滿口承諾,要設置在丞相府衙門下面。
  但問題的關鍵是,沒有少府,鹽鐵令只能撲街。
  更重要的是,少府不會坐視丞相府從他們的嘴裏搶食吃,而且還壹咬就是最肥最美的那塊肉。
  到時候,少府肯定會有動作。
  妳要知道,在漢室的權力結構中,少府表面上只接受天子的命令,但實際上,它是壹個接受多重領導的復雜衙門。
  除了天子外,太後、皇後都能幹預少府的運作,命令少府的各屬官。
  到時候,肯定會有人“教導”少府的眾人,去東宮哭訴。
  以東宮竇氏的性子,必然會直接插手此事。
  換句話說,鹽鐵令衙門,其實只是劉徹畫給周亞夫的大餅,根本就不可能吃到嘴裏!
  所謂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皇帝尤其如此。
  但周亞夫卻是興沖沖的立刻告退,迫不及待的直奔少府而去。
  待周亞夫離開後,殿中就只剩下了晁錯與劉徹。
  本來,晁錯也打算隨周亞夫壹同去看看那能壹日出鐵千斤的高爐,但卻被劉徹暗示留了下來。
  等到周亞夫徹底消失在殿外,晁錯才恭敬的拜道:“陛下,臣錯待詔!”
  看著晁錯的表現,劉徹很滿意。
  法家大臣壹切唯上,接受命令後,全力以赴,這壹點讓劉徹非常滿意。
  “朕讓卿留下來,是有兩件事情……”劉徹不緊不慢的道:“第壹件事情,壯武候宋昌今歲所獻的酌金,成色不足,且少了十金……”
  劉徹看著晁錯,繼續道:“這事情,卿應當知道怎麽辦……”
  晁錯當然知道劉徹的意思。
  倘若只是想要借此處罰宋昌,天子完全不需要親自交代他這個禦史大夫,隨便讓尚書臺放點風聲出來,就會有禦史彈劾,廷尉跟進。
  現任廷尉趙禹年輕,充滿了幹勁,上任壹年多以來,這位廷尉,簡直就是在拿著放大鏡去看每壹個貴族官員。
  至今已經有十幾位倒黴的列侯子弟與官宦世家的子侄被這位廷尉請去喝茶聊天。
  但他依然缺少壹個重分量的政績。
  而漢室的廷尉的政績,就是以扳倒了多少位列侯或者兩千石大臣來計算的。
  故廷尉張釋之能名動天下,不是他改變了多少律法,也不是在他手上漢室廢除了肉刑,而是他拿著太子刷聲望刷的喪心病狂。
  宋昌酌金成色不足,數量也有虧空,這個事情只要傳到趙禹耳朵裏,那位趙廷尉恐怕晚上睡覺都要笑醒!
  因此,晁錯立刻就道:“臣明白!”
  天子既然不通過廷尉,而是直接通過他這個禦史大夫,當然是希望將宋昌的事情深挖下去。
  拔出蘿蔔帶出泥,最好再抓幾個列侯壹起辦了。
  因為,假如廷尉插手此事,那麽宋昌恐怕立刻就會服毒自盡,以死謝罪!
  這是漢室的潛規則,將相不辱的傳統。
  不止皇帝會給臣子留顏面,臣子自己也會給自己留顏面,保全尊嚴。
  而通過禦史大夫衙門,則可以慢慢來,先找個其他不那麽敏感的借口,把宋昌請到禦史大夫衙門喝茶聊天,進了禦史大夫衙門,就由不得宋昌了。
  晁錯混了二十多年的政壇,對於這些貓膩與手段,當然非常清楚。
  劉徹見晁錯領命,點了點頭,這個事情,全看晁錯是怎麽理解的。
  換句話說,劉徹下令以後,晁錯想怎麽理解就怎麽理解。
  劉徹只會穩坐釣魚臺,靜待事情發展。
  不管最終是個什麽結局,劉徹不想自己的手再沾此事。
  虛偽嗎?
  或許很虛偽!
  但政治的本質就是虛偽。
  劉徹必須維持他仁厚天子,平易近人,不恥下問,仁而愛人的形象。
  這對統治,至關重要。
  老百姓們會愛戴和擁護壹位充滿了人情味,寬宏無比的天子。
  但很少有人會去尊崇壹位翻臉無情,鐵面無私的皇帝。
  哪怕,這個皇帝其實是為他們設想。
  劉徹可不想自己的形象變成明朝的朱元璋那樣的剝皮天子。
  說完宋昌的事情後,劉徹就接著道:“朕聽說最近東宮太皇太後身邊有小人,卿身為禦史大夫,應該留意壹二,朕會讓王道與卿聯絡……”
  劉徹悠悠然的道:“卿去好好查壹查,看看是誰在擾了太皇太後的清靜,壹查到底,絕不姑息!”
  東宮那些幫著王娡姐妹說話的家夥,劉徹壹個都不想放過。
  現在可是冬天!
  冬主肅殺,是個殺人的季節!
  “諾!”晁錯聞言立刻拜服。
  這就是晁錯的優點了。
  不怕事,更不怕死,只要接受命令,沒有他不敢下手的對象!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