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09章 漢三藏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7

  七月下旬,長安的考舉結束。
  幾家歡喜,幾家愁。
  許多落榜士子,唉聲嘆氣。
  而得中之人,尤其是殺進第三輪的,則壹個個都是眉飛色舞,仿佛從此高人壹等了。
  而無論怎樣,長安的酒肆,是最終的贏家。
  壹天之內,長安的酒類銷售,直接攀上壹個巔峰。
  無論是得意之人,還是失意者,都在買買買。
  甚至,某些狗大戶,直接在長安自己所住的閭裏,大擺筵席。
  李文推開窗戶,望著窗外歡喜慶幸的人群。
  他悠然長嘆壹聲。
  “吾今日算是明白了,為何當年項王不肯過江東!”李文握著拳頭,滿是不忿的想著。
  他是河東人,而且還是河東著名的大詩賦家李善之子。
  本來,他是不需要來長安參加這考舉的。
  他老爹早給他安排好了仕途道路。
  當然是先在家讀書,慢慢的積攢名聲,等到三十歲,請人將其所寫的文章,散給河東各地的貴人,尤其是平陽侯等大貴人。
  這樣,不愁沒有官當。
  而且,壹出仕就是六百石以上的清貴之職。
  但李文卻是年輕氣盛。
  往日裏在家鄉聽著張湯、顏異、汲黯等人貴幸的故事,心下羨慕不已。
  於是,毅然決然,來到長安參考。
  可那裏知道,長安的士子是如此之多。
  以至於密密麻麻,根本數不清楚。
  其中,地位比他高,出身比他好,關系比他多的,簡直跟天上的星星壹樣,數都數不清楚。
  而他也在見到了這考舉的場面後,心態失衡,發揮失常。
  待在考場裏,只覺得,那些題目雖然看上去很簡單。
  但壹提筆,卻不知道該怎麽答。
  於是,毫無意外的,他落選了。
  不僅僅沒有如他來時所期望的那樣,殺進第三輪,去宣室殿裏,接受當今天子的賜酒。
  甚至連第壹輪也沒有通過。
  這讓感到顏面盡失。
  幾乎想死的心都有了。
  而更可怕的是……
  李文凝視著窗外,那個披紅掛彩,被無數街坊和富商們簇擁的家夥。
  那個人李文認識。
  還是他的鄰居!
  那是邊通,壹個縱橫家的小不點!
  但他家裏有錢,他父親據說是在膠東國給膠東王太子劉德專門運送木材的商人。
  幾年下來,身家居然累積數百萬。
  這次考舉,他殺進了第三輪,被任命為魯國主爵都尉,秩比四百石。
  於是,他壹擲數十萬錢,在這條街上,廣邀街坊慶祝。
  “李兄打算留在長安,還是返回故鄉?”壹個男子出現在李文身後,輕聲問道。
  “吾要留在長安……”李文連頭也不會地答道。
  然後,就關上窗戶,道:“吾要讀書,王兄請自便……”
  那人也是李文的鄰居。
  據說是來自齊國的某個縣。
  許多人都說,他在齊國,壓根不是什麽讀書人,只是個在鄉下欺騙和戲耍愚婦愚民的神棍。
  作為正宗的《谷梁》傳人,李文謹守著自己的原則。
  子不語怪力亂神。
  此輩人物,在李文眼裏,甚至比窗外那個暴發戶還要可恨。
  “王兄”看了看李文的表情,知道對方很不喜歡自己。
  他悻悻然的笑笑,說道:“李兄太過倨傲了吧,吾可是壹片好心來告知兄長壹個事情的……”
  “何事?”李文捧著書本,目不轉睛的問道。
  而對方卻哈哈大笑兩聲,道:“念在同院之宜,吾還是告訴妳吧,當今天子已出露布,征召有德君子,能致遠方之國者,持節出使,他日功成歸來,即以千石之職賞之!”
  “這與我何幹?”李文捧著書,依舊壹動不動。
  出使遠方之國,道路遙遠,吉兇難測,區區千石之職,根本不足以讓李文動心。
  “呵呵……”“王兄”譏笑著道:“李君自是瞧不上眼,但吾卻是很想去……”
  然後,他就走出房門,朝著李文所在的地方,吐了兩口吐沫:“豎子不足與謀之!”
  當今天子的賞格,可不是壹般的千石官。
  羽林衛虎賁衛軍司馬仰或軍候之職!
  這可是通向關內侯甚至列侯的直通車!
  “只可惜吾出身低微,難以競爭……”“王兄”在心裏嘆道。
  不然,以他的自尊心,是根本不可能來李文這邊自取其辱的。
  不過,李文的態度,也讓他明白了。
  他這個出身齊國的鄉下方士,想要得到這些自詡清貴的讀書人的認可。
  幾乎就跟壹個窮小子居然在做夢夢想娶到列侯家的淑女壹般,簡直是天方夜譚!
  “或許,我可以去聯絡壹下長安城的星辰家,看看有沒有誌同道合之人……”他在心裏盤算著。
  這些年,方士術士們的日子難過的很。
  墨家的復蘇,幾乎等於宣判了他們在大城市的死刑。
  再想靠著過去的把戲,就唬的別人壹楞壹楞。
  那是不可能的了。
  墨家的墨者們不厭其煩的將方士術士們的把戲壹點點的掰開來,告訴世人,這其實就是個把戲。
  也就只有算命和蔔卦者,還能混的開。
  畢竟,就是墨家,也是認可蔔算的。
  但,蔔算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龜甲蔔噬,這是最高級的。
  其次是推算生辰和面相。
  而靠著星辰占蔔的,則是最低級的。
  他不止壹次聽說了,有星辰家的名家,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
  只好跑去太史署,去給太史官們打下手,記錄星辰運轉和幫忙打算盤。
  果不其然,在找了幾個有點名聲的星辰家後。
  其中壹位名叫張函的終於答應了跟他壹起去謀取這出使之職。
  “對了,不知閣下尊諱?”臨行前,那人忽然問道。
  “某,齊人王朝!”“王兄”有些害羞地答道。
  哪至對方壹聽這個名字,立刻就嚇得直搖頭:“王兄還是自便吧,某家可不敢與欺師滅祖者為伍!”
  王朝聞言,惘然若失:“我的事情,連長安都知道了嗎?”
  “當然……”張函壹邊跑,壹邊答道:“閣下叛師背門,棄吾道而走,天下方士,長生之人,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王朝聞言,搖了搖頭:“卻是我忘記了,這術士方士,各有手段,互通消息……”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方士術士們,別看天南海角,各自為政。
  實則,大家彼此情報共享。
  這是為了宰肥羊的時候,大家能壹起分壹杯羹,也是為了避免,落入某些有心人的圈套裏。
  要知道如今天子厭惡裝神弄鬼之輩。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於是,廷尉和各級郡國,紛紛以深入多抓方士術士為政績。
  許多積年老人,紛紛倒在了各種釣魚執法的圈套裏。
  可是……
  王朝嘆息著:“我也要吃飯啊……”
  他本是齊國術士,跟隨老師,在臨淄和薛縣等地招搖撞騙。
  本來小日子過的挺好。
  看到地主和貴人,上去壹通忽悠。
  說什麽吾乃“安期生”之弟子,得老師法旨欲煉黃金或者不死藥巴拉巴拉的。
  別看齊魯是儒家大本營。
  那些士大夫君子,平日裏壹口壹個子不語怪力亂神。
  但臨到頭來,壹個個比賽著怪力亂神。
  尤以那些老人最好騙了。
  但,可惜,這個好日子在兩年前戛然而止。
  齊魯諸王紛紛自殺謝罪,整個齊魯的地主豪強被洗了壹次。
  然後,來自長安的考舉士子,就被分配了過去。
  這些人,年輕氣盛,活力十足。
  而且,天天在長安,看慣了墨家的表演。
  於是,王朝跟他的老師的把戲再也玩不下去了。
  更可怕的是,官府還到處盯著方士術士抓,抓起來,就往長安送。
  運氣好點的,現在都在墨苑給墨者們的實驗當助手。
  但運氣差的……
  長城歡迎妳!
  王朝都被嚇尿了。
  於是,他在某個深夜,卷起自己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積蓄,然後跑了……
  但,也因此,他背上了“叛門”和“背師”的罪名。
  幸虧不是諸子百家各大學苑。
  不然,他現在哪裏還敢招搖過市?
  可惜,即使如此,他的處境也好不到哪裏去。
  士子們和貴族,根本不認可他是讀書人。
  直接將他劃到了另冊,哪怕是商賈子弟,地位都比他高。
  而方士術士們,也將他視為敵人和異類。
  王朝很清楚,假如他再不能找到出路。
  那麽,遲早會餓死在這長安!
  想到這裏,王朝索性把心壹橫:“吾自己去投書公車署,情願出使!”
  ……
  未央宮之中,此刻,壹場酒宴,正在舉行。
  來自大宛的使者,號為“歐科拉提”但漢語翻譯過來是“折木”的大宛使者以及從遙遠的喜馬拉雅山的另壹側,廣闊的印度次大陸,不遠萬裏,來到中國傳法的原始佛教僧侶“喬科達摩”。
  本來,大鴻臚的某些文青自作主張,將此人的名字要翻譯成喬達摩。
  但被劉徹阻止了。
  達摩這個詞語太怪異了。
  很容易引起中國某些士大夫的好奇心。
  尤其是那些吃飽了撐著的列侯子弟們。
  要知道,魏晉時期的士大夫們可是連五石散都敢吃的,只為了追求時髦。
  若讓他們發現了什麽新奇玩具,指不定要鬧出幺蛾子。
  所以,劉徹親自給這個印度僧侶賜名為“喬巫”。
  這樣,就可以避免某些家夥太過好奇,引發壹些不好的事情。
  而此刻,喬科達摩,或者說漢名喬巫的僧侶,卻渾然不知。
  他滿臉喜色的雙手合十,敬拜著劉徹,嘴裏嘟囔著許多莫名的梵語。
  還是羅馬使者趙秦在旁邊幫著翻譯:“尊敬的陛下,喬巫說:他非常感激陛下的盛舉,願意為了陛下和大漢人民,前往身毒,聯絡身毒貴族和僧侶們,與大漢展開貿易……”
  “多謝!”劉徹微微頷首,笑著道。
  今天的這場宴會,是壹場送行的宴會。
  來自印度的僧侶和來自大宛的使者,將在下個月,與壹位劉徹的使者,組成壹個使團,共同前往遙遠的西亞和中亞以及南亞。
  他們肩負著為劉徹打探中亞和西亞地理以及政治的任務。
  同時,還負擔著聯絡大月氏、康居、安息以及身毒等各國,讓他們團結起來,共同抵抗匈奴野心狼……
  但,這個使團與歷史上的張騫使團的使命是不同的。
  雖然名義上,劉徹給他們的任務是:聯絡遠方大月氏、大夏諸國,與漢夾擊匈奴,共同維護世界和平。
  但實則,他們是過去煽風點火,順便給匈奴人添堵的。
  當然,使團還負有壹個重要任務——也就是這個印度僧侶為何出現在這裏的緣故。
  喬科達摩,將手持大漢天子詔書,前往印度次大陸,聯絡各個信仰佛教的貴族,打起大漢天子支持重建孔雀王朝的旗號,吸引那些土邦和小國君王的註意力。
  很顯然,也很肯定。
  現在的佛教,肯定是幹不過有著無數賤民當炮灰的印度教的。
  這些出生於剎帝利,但卻背叛了自己的階級的僧侶,也不可能幹的過那些將賤民不當人看的印度教教徒。
  但,劉徹本來就沒打算幫助現在估計都快滅亡的孔雀王朝續命。
  劉徹只是想要加速壹下印度教毀滅佛教的歷史進程而已。
  順便,為日後插手印度內政,分化瓦解,最終殖民印度做前期準備工作。
  大英帝國統治印度,靠的是土王和帶路黨。
  大漢帝國要統治印度,自然也需要有土王和帶路黨才行。
  當然,喬科達摩也不是義務打工。
  劉徹承諾,只要他去聯絡印度的佛教徒和貴族,等他回來,就準許他傳教——當然是在草原上。
  為此,劉徹還賜了個法號給喬科達摩呢。
  人家現在可是大漢天子欽賜的“三藏法師”,他將代表漢天子,前往自己的祖國,將來自中國的善意傳播,同時,順便帶幾本佛教過來,去教育和洗腦整個草原。
  劉徹笑意盈盈的站起身,看著眼前的這個奇怪的組合。
  漢三藏有了。
  沙和尚也有了……
  歐科拉提滿臉的急切和希望前往大夏的表情,足以讓他成為沙和尚的最佳人選。
  但,二師兄和大師兄,現在卻還欠缺著。
  至於羅馬使者,庫裏提奧斯?
  很不好意思,不僅僅劉徹不想讓他走。
  他自己也不願意走。
  庫裏提奧斯想的很簡單:他可不想再被匈奴人抓起來,放到籠子裏,再去做壹回寵物。
  他的命寶貴的很。
  他打算等漢軍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道路後再返回羅馬。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