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94章 展示肌肉(壹)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4

  次日,早朝之時。
  匈奴正使須蔔雕難,就帶著他的使節團,邁步走進宣室殿這個漢朝的中央權力核心。
  “外臣大匈奴當戶須蔔雕難,敬賀漢皇帝登基!”須蔔雕難恭身下跪,以匈奴的禮儀伏地壹拜。然後,就拿出壹封木牘所著的國書,呈遞在手上,站起身來,道:“此我主大匈奴撐犁孤塗親筆所書之國書,呈與皇帝禦覽!”
  劉徹揮了揮手,壹位宦官立刻跑下去,將那國書,接過來,然後,轉交到劉徹手上。
  劉徹拿著那木牘,掃了壹眼。
  如史書所載壹模壹樣,匈奴人的國書,長曰壹尺二寸,寬也差不多。
  擡頭第壹段文字,就是囂張無比的——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於敬問漢皇帝。
  這樣的國書形制,是中行說那個漢奸教匈奴人搞的。
  目的是為了羞辱漢室君臣。
  但,俗話說的好,出來混,早晚要還的!
  歷史上小豬,後來就報了這壹箭之仇!
  他不止在戰場上狠狠的教訓和報復了匈奴人,更在外交國書上,將匈奴君臣羞辱的體無完膚。
  小豬是這麽說的——南越王頭已懸漢北闕,今單於能戰,朕自將待邊,不能,則南面而稱臣,何苦遠走亡匿漠北寒苦無水草之地,毋為也!
  更戲劇性的是,匈奴人的單於,早被打破膽子了,連半句硬話都不敢放,就那樣眼睜睜的看著傳信的漢使大搖大擺的離開單於庭!——伊稚斜以後的匈奴單於,可謂壹蟹不如壹蟹。
  烏唯那個軟蛋壹度曾經想幹脆投降算了,且鞮候更加不堪,居然說出了“我兒子,安敢望漢天子,漢天子,我丈人行也”,明擺著把自己放到了漢室藩臣的地位。
  劉徹不認為,他三世為人,有著漢室兩代天子為他打下的堅實無比的基礎,又有著臣民的支持,拿著這麽好的壹副牌,還打不出小豬那樣的牌局出來!
  所以劉徹也懶得去看國書的具體內容了,他微微壹笑,道:“請貴使轉達朕對匈奴單於的問候……”
  現在,匈奴的軍事力量遠超漢室。
  漢室還處於戰略防禦階段。
  劉徹很清楚,現在還不是開戰的時機。
  所以,表面上的客套和禮節,他還是會的。
  須蔔雕難微微欠身,道:“外臣代大匈奴撐犁孤塗,多謝皇帝問候!”
  話雖然說的很客氣,但那態度,卻是囂張無比,只差沒把鼻孔朝天了。
  看的殿中的大臣人人怒目相對。
  劉徹卻是揮揮手,不以為意——假如換位思考,他是匈奴人,見了老對頭家裏面新上臺的是壹個十幾歲的毛孩子,他也會這樣。
  不為別的,只為了試探那個毛孩子的城府和性格。
  類似這樣的戰略試探,史書上屢見不止。
  便是後世天朝與米帝之間,也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故意挑釁式試探,為的就是摸摸對方新上臺的那位大統領(總書記)到底有幾把刷子。
  說實話,這次匈奴人是派出使團而不是軍隊來試探,已經出乎劉徹的預料了!
  劉徹本來都已經做好動員關中及邊郡民兵應對匈奴入侵的準備了。
  既然匈奴方面不想動刀兵,劉徹自然歡迎之至。
  當然,劉徹深知,壹位的軟弱,只能讓人認為妳好欺負。
  只有展示肌肉,才能嚇阻戰爭!
  所以,他給這次的匈奴使團,安排了壹次別開生面的接風宴。
  劉徹微微笑道:“貴使來得正好,朕明日將於上林苑觀兵,貴使不妨與朕同去!”
  自打墨家開始重新為漢室效力後,劉徹已經借著楊毅網羅了近百名墨家子弟。
  這些人,與少府的機器壹結合,立刻就爆發了空前的效率。
  到今天為止,墨家的學者們在少府的工匠以及軍隊將領的幫助下,已經成功的發明兩種新式武器,並改進了漢室多種在役主戰兵器。
  其中就包括了大黃弩和連弩這兩種威名赫赫的武器。
  按照劉徹的命令,這些新式武器將首先在南北兩軍開始裝備。
  這段時間,正好有壹個南軍的司馬已經完成了換裝。
  七百把陌刀,五百副連弩,因此展開的火力,將告訴所有敢於挑釁漢室的人,妳們這是自尋死路!
  須蔔雕難聞言,自然不會拒絕這樣壹個近距離觀察漢室軍隊的情況。
  他於是恭身道:“皇帝有請,外臣不敢拒絕!”
  劉徹哈哈壹笑,道:“那麽貴使就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朕會讓人來帶貴使去上林苑觀摩的!”
  這麽好的壹次展示漢家肌肉的機會,劉徹自然不止請了匈奴人。
  他還請了目前在長安的真番王、馬韓王以及其他小國國王。
  除此之外,劉徹還特別沒有節操的邀請了另外壹支“匈奴”使團。
  當然,在安排上,劉徹將這兩支使團做了有效的隔離,基本可以確定,雙方誰都沒有機會與對方接觸。
  “諾!”須蔔雕難恭身壹拜,罕見的說了壹次漢語。
  待得須蔔雕難壹行退下去後,劉徹壹揮袖子,將那封匈奴國書,往地上壹砸,極為憤怒的道:“高皇帝遺朕平城之憂,高後時單於書絕勃逆,太宗、仁宗兩代先帝忍辱負重,今日匈奴再辱朕之顏面,昔者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之,朕誓必令匈奴人知道,什麽叫做——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這是他這個皇帝必須要表的壹個態度!
  漢人剛烈,尤其劉氏天子更是如此!
  當初,劉徹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撕毀和親協議,悍然入侵,這位天子親被甲胄,發三輔兵,置三將軍,又以中尉周舍為衛將軍,郎中令張武為車騎將軍,屯於渭北,征集了壹千輛戰車,騎步兵十萬,太宗孝文皇帝禦駕親至渭北,教訓士卒,慰問官兵,激勵鼓舞軍民的鬥誌,甚至,他還堅決要禦駕親征。
  要不是薄太後拉著,漢匈在當年就全面開打了!
  因而,對劉氏來說,繼承太宗孝文皇帝遺誌,向匈奴討還血債,就是政治正確,即使是最堅決的主和派,也沒法子在這個問題上設置障礙,最多說些什麽實力不濟,不該跳起戰端或者兵者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為之的屁話。
  因而,劉徹此話壹出,主戰派們自然是嗷嗷叫著,鼓舞不已。
  便是主和派們,也只能勸道:“陛下暫息雷霆之怒,此刻,還不是開戰之時……”
  劉徹看了壹眼大臣們,心知,這個戲演到這裏應該是剛好,再演下去就要過猶不及了。
  於是他道:“朕知道,所以朕才要忍辱負重,然,有朝壹日,朕,必親執匈奴單於問罪於朕階前!”
  這不是嘴炮,而是壹個政治信號。
  劉徹完全就是想借此告訴長安的貴族們,都給朕去讀兵書,練武藝吧!
  整天鬥雞走狗,小心上了戰場,有命去沒命回!——漢室與後世王朝壹個截然不同的特征就是,壹旦發生戰爭,作為最頂級的貴族列侯們,必須上陣殺敵。
  這是壹傳承自先秦時代的傳統。
  是以,列侯們再怎麽草包,基本都有過軍旅經歷。
  即使是出了名的三代單傳,以病秧子聞名天下的平陽侯曹家,在小豬時期,也是披著甲胄上陣了。
  館陶太長公主劉嫖的兒子成蟜,現在就已經在北軍中擔任起壹個都尉的官職了。
  太皇太後竇氏的族人,也都是在軍隊中服役過的,甚至有不少竇家人本身就是現役軍人。
  譬如南皮候竇彭祖,不久前剛剛從長樂宮衛尉職位上卸任。
  現任大將軍竇嬰更是確確實實的現役軍人。
  上層的貴族,都如此尚武,底層的民眾,是個什麽情況,想想都知道了。
  這才是為什麽,漢獨以強亡!
  劉氏王朝,本質上,就是壹臺戰爭機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