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大鐵礦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7
稒陽,哪怕是在這樣的冬天,景色也依然秀美。
巍巍陽山,從稒陽南方穿過,繁茂的森林,猶如壹塊屏障,遮蔽住了來自幕北的風沙。
所以,當漢軍抵達這裏時,許多士卒感覺空氣壹下子的清新了起來,連人都有精神了。
而冰封的南河,則讓漢軍將士可以徒步走過。
厚厚的冰層,甚至可以讓漢軍的重裝備也能安全通過。
義縱此刻就站在稒陽的壹道山巒上,望著前方正在通過南河的大軍。
不過,他的註意力,完全被另外壹個事物所吸引了。
在南河的壹側山崗之上,是壹片樹林。
但這片樹林有些奇怪——這片樹林裏,有很多樹木,居然是無頭之樹!
似乎有什麽特殊的力量,讓這些樹木永遠無法長高。
但相鄰的兩個山坡上的樹木,卻是長勢良好。
所謂,事有反常必有妖!
隨軍行動的墨苑墨者們,對這個現象充滿了好奇。
壹大早就在壹隊漢騎的保護下,前往了那片樹林察看和研究。
他們還帶走了壹隊隧營的士兵,據說要去取樣。
從早上到現在,墨苑的十幾位墨者,壹直蹲在該地,沒有離開。
這讓義縱知道,他們應該發現了什麽。
這個世界上,能夠讓這些墨者如此感興趣,甚至跟個農夫壹樣,拿著鐵鍬去挖土的事情可不多。
“墨苑的墨者們,可有什麽發現?”義縱問著自己身旁的壹位文職參謀官。
作為戰前計劃中的主力,義縱所部配備了壹個壹百多人的考舉士子和武苑學生組成的參謀團。
這些人跟隨大軍壹起行動,並且充當智囊。
同時,這些從軍的經驗,在未來將變成他們成長的養分,讓他們在十幾年後,獨擋壹面壹時,就已經擁有了豐富的經驗。
而義縱身邊的這位,來頭也比較大。
他是義縱的好友,南陽郡郡守張湯的同產弟。
所謂同產,就是壹個母親所出的兄弟。
這在漢家的家庭中,是最緊密的血緣關系。
不過,這個名為張武的年輕人,顯然沒有乃兄那麽大的才華和能力。
只是中人之姿而已。
不過,因為其兄長是張湯,所以,哪怕是義縱也要給幾分薄面。
畢竟,張湯雖然不在中樞,但,誰都知道,這位張郡守,壹旦回到長安,起步點起碼也是九卿巨頭。
未來,甚至還可能封侯拜相。
“將軍……”張武恭身說道:“據說,墨者們似乎發現了壹個大鐵礦!”
“大鐵礦?”義縱眉頭緊皺,想到了什麽。
現在的中國,什麽生意最賺錢?
當然是鹽鐵了!
國家對鹽鐵實行專營制度,所有的鹽鐵,雖然準許私人生產、制造,但禁絕私人私自銷售。
為了貫徹鹽鐵官營,當今天子為此殺的人,幾乎可以湊成壹個壹個加強營了。
但私人的鹽鐵產業,尤其冶鐵業,卻半點也不曾因此而衰退。
就連義縱這個壹心撲在軍隊裏的外戚,也聽說過了如今天下冶鐵商人的興盛和強勢。
臨邛的兩位國丈,靠著臨邛的大鐵礦,日進鬥金,並且富可敵國。
鐵器的利潤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天下但凡有鐵礦的地方,都發達了。
而漢室對鐵器的需求,在目前來看,幾乎就是壹個無底洞!
單單是軍隊,每歲對鐵器的需求量就在三十萬斤以上!
旁的不說,壹副胸甲,就需要數十斤的精鐵。
壹柄陌刀,也需要精鐵二三十斤。
更別提,安東都護府對於鐵器的渴求,幾乎就是永無止境的。
所以,商人們不管生產多少鐵器,馬上就能被官府收購。
他們甚至連銷售都省了。
只要在家努力挖坑、冶鐵,然後就可以數錢了。
天下的商人、地主、士大夫豪強,都爭相開礦。
但問題是——中國的鐵礦,不是那麽好找的。
目前,就在南陽附近和臨邛發現了兩個超大規模的露天鐵礦礦脈。
其他的鐵礦,就都是中小型的鐵礦。
而且,礦石質量很差。
按照墨家的說法是——含有太多雜質,通常只能用作生鐵,很難作為粗鋼甚至精鋼的原料。
也就只有臨邛的大鐵礦以及南陽的那個鐵礦,能勉強選出壹些可以用來冶煉粗鋼和精鐵的上等礦石。
此等竟然發現了壹個大鐵礦?
這讓義縱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這個鐵礦的規模有多大?”義縱沈聲問道。
“據說……”張武答道:“比目前國朝發現的任何壹個鐵礦的規模都要大,而且還伴生了壹些稀有金屬礦物……”
“這樣子啊……”義縱擡起頭,他想起了天子對他說過的壹句話。
“鋼鐵,就是力量!”
“派人通知程不識,請他立刻派兵來此!”義縱立刻就做出了決斷。
壹個比臨邛還要大的鐵礦,足以讓長安不惜壹切代價了!
更別提,此礦可能還伴生著許多稀有的金屬礦物。
義縱相信,壹旦這個消息傳到長安,估計,很多人都要坐不住了。
臨邛的程鄭氏和卓氏,占據那麽大的壹座礦石,因此成為中國首富,財富多的據說連壹些諸侯王也要不如!
當今天子靠著鹽鐵官營,歲入二十多萬萬。
更重要的是,軍隊對優質鋼鐵和精鐵的需求,根本沒有極限。
人人都想要更好的武器裝備。
但受限於產量和原料,漢室六年時間,才攢出了不到五千胸甲騎兵所需的精鐵。
想到這裏,義縱就下令道:“再派人通知隧營,讓隧營的人馬留在此地,重築稒陽城!”
幾乎都不需要再去想了。
義縱已經明白,此地未來,肯定會成為繼臨邛、南陽之後,漢家的又壹個生鐵冶煉基地。
只是,不知道,此地會落入私人之手,還是國家之手。
“肯定要鬧個熱鬧……”義縱在心裏想道。
他都已經能預料到,朝堂之上,為了此鐵礦而生出的風波了。
“將此事立刻以飛鴿傳書太原,請代王稟報天子吧……”義縱想了想,吩咐道。
這個大鐵礦的出現,在現在來說,對於漢軍的行動有著莫大的好處。
旁的不說,此礦的發現,幾乎就差不多能彌補漢軍出塞的花費了。
要知道,臨邛的程鄭氏和卓氏,靠著冶鐵,歲產生鐵數十萬斤,行銷天下,生意甚至做到了南越的日南和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