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20章 聰明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5

  送走張湯,劉徹又將少府令岑邁找來。
  岑邁來了以後,劉徹就問了下水車的安裝情況。
  岑邁於是就簡單得跟劉徹匯報了壹下具體情況。
  現在,上林苑裏的水車,基本都裝完了,所有耗費全部走的少府內庫的帳,自然是毫不費勁。
  但是,在上林苑之外,這水車的推廣,就變得困難重重了。
  中國人從來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沒有看到好處前,任妳說的天花亂墜,許下多少承諾,也不會有多少人相信。
  即使是劉徹拿出了所謂的“退稅”作為胡蘿蔔,更定下了退稅額度,可以用於沖抵賦稅、平價購買官制鐵器農具的優惠政策。
  像是墨苑改進和研發的許多新式農具,如曲轅犁、鐵鍬以及土化肥,更是只有通過退稅額度才能購買。
  但,奈何這些東西,都是新東西,對於民眾的吸引力,也就那麽回事。
  跟水車壹樣,想要民眾對此趨之若鶩,恐怕要等個壹年半載,等待百姓看到了這些東西的威力,切身的體會到好處,還要有著強烈的對比,他們才會熱衷。
  在那之前,恐怕多數百姓,也就是看個熱鬧,圖個新鮮。
  想要他們拿出真金白銀,千難萬難!
  也就只有張湯主政的新豐縣,因為張湯組織得力或者說縣裏的大戶想要抱大腿,拍馬屁,才推廣的比較順利。
  劉徹聽完岑邁的匯報,也是嘆了口氣。
  他手指轉動片刻,然後道:“岑少府辛苦了,此事,先這樣吧……”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民眾不願意,劉徹也沒辦法強按著牛喝水,況且有了上林苑的示範,明年水車和相關的退稅額度,應該就能有所進展了。
  左右不過等壹年,這點時間,劉徹等得起!
  “愛卿,現在少府有多少掌握了建造高爐技術的工匠?”劉徹話鋒壹轉,問起了他最關心的話題。
  “回稟陛下,按照陛下的詔命,臣壹日不敢松懈,傾少府之力,全力培養相關工匠,只是,關中能建造高爐的地方太少,且焦炭難覓,至今,少府只有千人左右懂得建造高爐……”岑邁說著就跪下來,拜道:“請陛下治臣之罪!”
  劉徹連忙起身,道:“卿起來吧,此事,罪不在卿!”
  關中自然也有許多煤炭資源。
  但是,想要挖煤,進而大建高爐,這可不是什麽簡單的事情。
  劉徹弄出來的高爐,能耗大,汙染高,對環境的破壞非常嚴重。
  別說是少府了,就是劉徹也承擔不起破壞關中環境的責任!
  如今少府在上林苑中建了大概百座高爐。
  但在上個月,劉徹命令,停止了其中六十座的運營。
  因為,這些高爐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太大了。
  像關中這樣的地方,要是大興高爐煉鋼,用不了十年,整個關中都會變成壹個烏煙瘴氣的地獄。
  而且,高爐需要大量的優質焦煤。
  在關中,想得到合格的焦煤,就要去山中不停挖煤,選煤,這樣會嚴重破壞關中植被。
  雖然說,工業化壹定會破壞環境,造成嚴重後果。
  人類想要工業化,就要承擔這些後果。
  但中國不是歐洲。
  上林苑裏不過百座小型高爐,月產鐵最多百噸,就搞的附近的山林壹片狼藉,附近的河裏,幾乎都沒有魚蝦。
  這還只是開始。
  若是繼續下去,甚至擴大規模,上林苑恐怕就沒法住人了……
  基於這樣的考慮,劉徹已經放棄了在關中新建高爐的任何打算,同樣的,最初的備選地區河東也被放棄了。
  河東郡在黃河上遊,要是把河東的環境破壞了,恐怕就要禍及子孫。
  況且,河東郡境內只有煤炭,而缺乏鐵礦。
  並不適合作為工業基地。
  於是,蜀郡和南陽郡,就進入了劉徹的視線。
  選來選去,劉徹最終決定將南陽郡,建設成為漢室的鋼鐵工業中心。
  因為南陽郡的優勢比起其他所有地方都要大。
  第壹,當地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南陽三十五縣,人口幾近二百萬。這在全世界來說,都是壹個人口極為密集的區域。
  第二,南陽的煤礦和鐵礦也不少,至少,能支撐住最初的煉鋼需求。
  第三,南陽交通發達,水力資源豐富,這是壹個工業中心必不可少的條件。
  最重要的是,南陽有豐富的冶鐵歷史,當地也習慣了冶鐵作坊的存在,即使會破壞環境,南陽的承受力,也比漢室其他地方強。
  劉徹把張湯和寧成派去南陽,既是要清理當地的豪強和官場,同時也未嘗不是打著讓張湯和寧成為未來計劃鋪路的盤算。
  只要張湯和寧成將南陽的局面控制住了,少府立刻就會前往南陽,開展大規模的高爐建設工作。
  不過這個事情,劉徹還需要張湯和寧成在南陽進壹步調查,得出更詳細的數據,才會開始準備實施。
  畢竟,工業的選址,也是很重要的。
  像清末的漢陽煉鋼廠,就是因為選址失誤,結果壹直半死不活。
  岑邁不知道這些,自然是有些誠惶誠恐。
  劉徹卻是嘆了口氣:“壹千人……”
  這個規模的工匠,對於計劃中年產百萬斤甚至幾百萬斤的大型冶鐵煉鋼中心來說,顯然遠遠不夠!
  沒有兩三萬熟練工匠和相應的其他工人,就想談工業化冶鐵?
  無疑癡人說夢!
  劉徹躊躇片刻,然後道:“這樣,卿回去後,多安排些工匠,隨著現有的工人學習,朕不是下令讓六十座高爐停止冶鐵了嗎?卿就安排他們去那六十座高爐那裏,讓熟練工匠帶隊,教導和培訓,實在不行,就將那六十座高爐,拆了建,建了拆……”
  這也是沒辦法,只能用錢砸。
  唯壹的好消息是,這些高爐的造價都不貴。
  壹座高爐,撐死不過二三十金的造價,比起當年太宗皇帝要修的那個亭子都便宜!
  岑邁深深躬身:“諾!”
  打發走岑邁,王道就拿著繡衣衛的情報,開始匯報了。
  劉徹聽完後,也笑了起來:“這師家真是聰明啊!”
  王道匯報的是,剛剛被廷尉押解,強制遷徙到劉徹已經定下來的陵邑地址——茂鄉,成為了第壹家陵邑之民的雒陽師家的情況。
  師家其實也算是躺槍了。
  劉徹本來沒打算動它。
  但誰叫郅都將他們家報上來呢?
  對於皇帝來說,師家這樣的巨賈,簡直就跟螻蟻壹樣,基本是懶得關註的。
  既然,郅都報上來了,劉徹自然也不會削郅都的面子,左右茂鄉那邊是需要大量人口和豪強填充的。
  漢室在過去六十年,壹直是通過這樣的手段,壹方面削弱天下豪強和商賈,另壹方面,通過這樣的手段,強行在關中再造壹個經濟熱點。
  像太宗的霸陵,就是如此,從壹個原本鳥不拉屎的窮鄉僻壤,變成了壹個人口幾近萬戶的繁華大邑。
  而且,還能借此收買整個關中各個階層。
  那些強行遷徙到關中的地方豪強、富商,只要進了關中,那就是關中豪強世家的盤中餐。
  在關中,獲利最大的產業,根本不是什麽高利貸,更非是什麽經商。
  而是吃大戶。
  壹個關東大戶,家產少說數百萬,進了關中,至少壹半家產,要被來自方方面面的勢力瓜分。
  而且,各個階層,吃起大戶來,那是理直氣壯。
  譬如,某個富商,被遷來關中。
  要不要購置田地?要不要在長安城購買壹個宅院?
  絕大多數人都會選要。
  這樣,關中的地價和長安的房價,自然高漲。
  壹畝地,賣個兩三萬錢,簡直跟玩壹樣,靠近長安的土地,壹畝賣個四萬五萬,也是正常。
  至於長安城的宅院,位置地段比較好的,如尚冠裏,壹個小院子,輕輕松松賣到幾十萬。
  就這樣,還常常買不到。
  另外,從關東來的豪強大商人,進了關中,肯定都想著融入上流社會。
  於是,很多人都會選擇與關中的豪強世家聯姻。
  通常都將自己的嫡女,嫁給某位豪強或者大人物的子孫。
  這樣壹來,就得支出大額嫁妝。
  當然,妳也可以選擇不這麽幹,當個守財奴。
  不過呢,關中的遊俠和地方的胥吏,很快就會讓妳知道,不交保護費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過去幾十年,關中的豪門,都是靠著這樣的手段,不斷的從關東大戶身上吸血,壯大起來的。
  相比之下,什麽高利貸,什麽高買低賣什麽的,就顯得不那麽重要了。
  以劉徹所知,關中的豪門,早就摩拳擦掌,等著盛宴的開席了。
  但師家卻……
  非常聰明啊!
  根據王道匯報,師家剛剛在茂鄉,被廷尉的官員釋放,安置在劉徹給他們準備的宅院中,師家家主師旦,就立刻拿出了壹千萬錢,送到了太長公主府上。
  館陶是誰啊?
  整個關中誰不知道,這位太長公主出了名的拿錢辦事,童叟無欺,還信譽非常有保證。
  拿了師家的錢,館陶立刻就放出話來了。
  說是她的兒子成蟜將納師旦的嫡女為妾。
  就這樣,師家抱上了壹個金大腿。
  若只是這樣,師家還算不上聰明,充其量,只是機靈。
  但隨後,師家就借著館陶的金子招牌,在關中的大戶中穿梭往來,撒出大把金錢和承諾,將自己家剩下的幾個女兒,分別嫁給了田氏、安陵氏以及王氏等關中地頭蛇,還重金招攬了十幾位關中有名的遊俠,充作食客,嗯,就是那種拿工資但不需要上班的空頭食客。
  付出了如此多代價後,師家居然左右逢源,以平價在茂鄉買下了千畝土地,又在尚冠裏買下壹個大宅院。
  這意味著,師家正式得到了關中其他豪強的認可,成為他們中的壹員。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