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57章 國家力量(二)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7

  壹個時辰後,丞相周亞夫和少府卿劉舍,大農直不疑以及各相關有司的負責人,全部趕到了宣室殿。
  “丞相來的正好……”劉徹看著急匆匆的趕來的周亞夫為首的大臣們,直接道:“朕剛剛接到了前線的戰報……”
  劉徹望著地圖,說道:“壹場決戰,將要上演了!”
  周亞夫等人,擡頭看著在油燈照耀下的地圖。
  只見地圖上,壹個又壹個代表著匈奴主力萬騎的標誌,圍繞在河陰左右。
  足足七面大纛,將漢軍的郅都所部,鉗制在了河陰。
  所有人相互看了看,然後點頭,拜道:“陛下聖明!”
  河陰決戰,確實是已經開始了。
  匈奴猬集了這麽多兵力,肯定是打算要吃掉郅都所部的。
  而漢室是絕不可能坐視壹位執金吾,壹位九卿,陷落在敵手。
  哪怕打光國庫最後壹枚銅錢,用光最後壹粒米,漢室也絕不容許郅都所部為匈奴攻滅!
  大臣相互看了看,然後,在丞相周亞夫的率領下,集體跪下來,異口同聲的道:“臣等恭聽聖命!”
  郅都平時的人緣其實並不好,百官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食其肉,剝其皮,飲其血。
  但,如今,在戰爭面前,所有人,所有勢力和利益集團,全部都放棄了成見,立刻就選擇了抱團支持郅都。
  自春秋以來,諸夏就是兄弟鬩於墻,然外禦其侮!
  自管仲九合諸侯,壹匡天下後。
  樸素的民族主義,就已經紮根。
  當然,不僅僅是理念和思想,也有著現實利益與派系的利益的考量。
  對於現在的漢室大臣和列侯軍功利益集團而言。
  戰爭獲勝,就是最大公約數!
  只要打贏了,那麽,人人都能升官發財,甚至使得派系雞犬升天。
  反之,則可能是災難性的後果!
  沒有人敢在這樣壹場決定國運的大戰中動手腳,或者公報私仇。
  敢這麽幹的人,肯定會被其他人變成壹具屍體!
  原因很簡單。
  對漢家的列侯們,尤其是那些已經窮奢極欲,如同烈火烹油,富貴到極點的列侯世家和軍功利益集團的巨頭們來說。
  這個世界,能讓他們繼續有著動力和追求的目標,就剩下壹個了。
  這就是封建國家,列為諸侯,主宰壹國生死,同時開壹世代之新,做壹系之元祖!
  這也是所有中國士大夫貴族的最終追求。
  而想要做到這壹點,漢軍就必須打到身毒去。
  只有打到身毒,大家的心願,才有實現的那壹天。
  誰攔在這條路上,不讓漢軍打到身毒,誰就是諸侯大臣軍功利益集團的死敵!
  無論妳背景有多深,地位有多高,都會被他們拖到東市,砍成肉泥!
  劉徹望著這些臣子,滿意的點點頭。
  春播壹粒種,秋收萬種粟。
  在某些意義上來說,眼前的場景,是他壹手造就的。
  這些年來,他不斷鼓吹身毒的富庶,壹手捏造了無數有關身毒的傳說,同時在各個場合不斷強調,身毒及其周圍將分分封給列侯功臣的決心。
  然後,劉徹拿著安東都護府作為他這個決心的證明。
  壹個個加恩封國,遍及安東。
  列侯大臣吃下第壹顆定心丸。
  接著就是安東的黃金潮起,劉徹這個天子依然慷慨的向天下開發,許民淘金。
  這讓列侯勛臣們終於確信,當今天子說話算話,壹旦打下身毒,必然分封功臣。
  誰能拒絕得了開壹世代之新,做壹系之元祖的誘、惑?
  誰能拒絕得了稱孤道寡,建立屬於自己家族的偉業的前景?
  在此基礎之上,只要漢軍能持續勝利,並且不斷接近殖民遠方的目標。
  那麽,整個漢室的統治階級的利益和價值就是相同的。
  大家的目的就是壹致的。
  為了這個壹致的目標與共同的利益。
  只要不是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其他什麽小恩小怨,都可以擱置,都可以忍受!
  劉徹提著綬帶,望著這些臣子,他感覺到,那頭本來垂死的怪獸,已經重新復活,並且徹底恢復了活力。
  “想當年,秦人奮七世之余烈,終於並吞天下……”劉徹在心裏想著:“朕的國家,發奮三十年,團結三十年,以實現最終的野望,這又算的了什麽?”
  當年的秦帝國,內部撕逼,鬥爭和仇殺,層出不窮,但只要對外,那就立刻放棄壹切成見。
  朝野團結如壹人。
  讓東方六國股戰不已!
  正是這樣的精神,使得秦人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將中國,變成壹個統壹的帝國!
  而今天,漢室和劉徹,也同樣明確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帥師伐國,誅除遠方之無道,披荊斬棘,遠赴萬裏之戎機!
  卻數萬裏之夷狄,化十萬裏為中國!
  高舉諸夏之神座,讓其綻放出璀璨的文明之光,君臨天下。
  讓整個世界,讓這個地球,壹切民族和國家,統統只能跪在地上,仰望諸夏的光榮與強盛。
  做壹個真正的天朝上國,真正的中央帝國!
  這個使命,劉徹只是想想,都覺得熱血沸騰,血脈僨張,難以自抑。
  想著這個使命,劉徹提起自己的綬帶,跨步向前,說道:“丞相,朕命卿為太尉,持朕虎符,坐鎮太原,總督上代、北地、雁門及燕趙諸郡,負責調度糧草物資,補充人員器械!”
  漢室數十年來,在北方長城壹帶,訓練了大量的百姓和兵源。
  沿著長城的十幾個郡國,基本都是全民皆兵的。
  但是,壹直以來,這些力量都很分散。
  除了幾個野戰兵團,其他地方的郡兵和民兵,都是在壹郡之內打轉,撐死了在戰時接受命令,進行聯防。
  在平時,這樣做當然是很不錯的。
  但在戰時,尤其是漢匈這樣的國戰之時,這樣的制度的弊端就凸顯無疑了。
  各地郡國,各自為政,彼此的力量,無法化作拳頭。
  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浪費掉了。
  特別是如今,漢匈決戰在即。
  浪費就是罪過!
  派遣周亞夫坐鎮太原,其以丞相身份兼任太尉,總督郡國物資兵馬人員,劉徹相信,以周亞夫的手腕、能力和威望以及資歷,足以讓整個北方,粘成壹條繩子。
  不過,這也幾乎宣布了周亞夫的丞相之位,將在漢匈此番大戰結束後,進入晚期。
  遲則兩年,短則壹年。
  劉徹就得重新選壹個丞相了。
  周亞夫聞言,卻是大喜,立刻拜道:“臣謹奉詔!”
  作為壹個將軍,壹個武人,周亞夫自從平了吳楚之亂後,就壹直留在長安。
  別說打仗了,就連硝煙味都沒聞過。
  早就渾身上下,都跟生銹了的機器壹樣了。
  現在,能有機會再度掛帥。
  雖然不親臨壹線,但是,能夠為漢軍的勝利出壹份力,他已經很滿足了。
  “朕會遣曲周、弓高二卿為丞相之左右丞……”劉徹接著道。
  派遣已經退休的曲周候酈寄和弓高候韓頹當,與周亞夫壹同坐鎮太原。
  即是要利用老將們的智慧和威望,去壓服去協調北方各個山頭。
  也是希望這兩個老將能夠為漢室發掘壹批新的年輕戰將,最好是寒門子弟。
  現在的漢室,寒門出身的大將和大臣的比例,還是太低了。
  劉徹打算在未來三到五年,讓寒門子弟在九卿之中占據三分之壹,朝臣之中占據四成。
  至於,這些老將,尤其是周亞夫,未來會不會因此功高蓋主,對劉徹的皇權構成威脅?
  若是在三四年前,大抵劉徹還會有這個擔憂。
  但是現在嘛……
  作為三代之後,唯壹壹個自證天命的君王,作為從壹個勝利走向另外壹個勝利的天子。
  功高蓋主?
  武將尾大不掉?
  軍方山頭利益太大?
  這些都不是個事!
  壹紙詔書,即刻讓壹個擁兵十萬,雄踞壹國的大將,引頸待死。
  誰敢反抗?誰能反抗?
  而且,周亞夫的為人和忠誠,劉徹是壹百分之壹百放心。
  當然,放心歸放心。
  但制度還是要有。
  劉徹壹手打造了今天的漢室政治框架,當然不會傻到自己廢棄。
  無論如何,周亞夫、酈寄和韓頹當,都不能也不可以再領兵了。
  而且,打完這壹仗,等局勢穩定下來,周亞夫該致仕還是要致仕!
  壹個丞相,最多連任兩屆,主宰天下八年,就要換人。
  不過,這個事情,現在提及還是有些早。
  等到兩年後,再考慮也不遲。
  現在,漢室首先的目標,還是先打敗匈奴,奪取東北亞的絕對霸權和控制權!
  “朕打算發行壹批國債……”劉徹踏前壹步,看著周亞夫、劉舍和直不疑的臉,說道:“這筆國債的總額,是黃金三十萬斤!”
  現在,五銖錢流通量太少,劉徹自然也不可能發行壹筆數十萬萬的國債。
  但黃金卻是可以的。
  “國債?”周亞夫微微楞了楞神。
  打仗了,跟商人借錢,這在中國,不算新鮮事。
  想當年,周亞夫領兵出征,還跟長安的高利貸商人借了黃金五千金呢!
  最後,連本帶利,還了人家三萬多金……
  再遠壹些,當年,宗周的周赧王還被債主們逼得躲到壹個高臺上,連王宮都不敢回。
  這就是成語債臺高築的來源。
  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在中國,為了軍事活動向社會許諾利率來籌集軍費是很常見的事情。
  但,以國家為基本單位,向天下人發行債券,這卻是第壹次!
  劉徹自然也明白,此事有些棘手。
  因為從理論上來說,這個國家,這個天下,是他壹個人的。
  只要劉徹有需要,他隨時可以將地主富商和權貴官僚的財產充公。
  甚至,在理論上來說,劉徹將這些家夥抄家,他們還要叩首謝恩,感謝皇恩浩蕩,沒有順便把他們的腦袋也拿走……
  只是……
  這終究也僅僅是理論上的事情。
  所以,劉徹才要發行國債。
  他看著群臣,點點頭,解釋道:“然也,正是國債!朕打算以年利率百分之二,向天下公乘以上貴族,六百石以上官員,以及資產五十萬以上之商賈發行這批總額三十萬金的國債,以上林苑和鹽鐵衙門的收益,作為償還!”
  今天的漢室上林苑和鹽鐵衙門,是漢室真正的暴利衙門!
  每年入賬,至少數十萬萬!
  這兩個衙門完全有能力也有實力,可以負責起這次國債的償還任務。
  只是呢……
  在中國,很多事情的遊戲規則和做事方法,跟西方完全不同。
  譬如這個國債。
  劉徹就有十足的把握確信,假如他不采取壹些辦法的話,恐怕最後的結局會很喜人!
  嗯,歷史上,武帝為了軍費,下詔請天下富商和地主列侯踴躍捐款。
  但嚷嚷了半天,才壹個蔔式站了出來。
  武帝的顏面,差點就被丟光了。
  也正因為如此,武帝才要發動告緡打擊天下富商,又用酌金事件,將列侯們打趴下。
  劉徹吸取了武帝的教訓,拿出了利率。
  但這不過百分之二的年利率,劉徹相信,假如自己不采取壹點別的動作,那麽,最後很可能連三萬金的國債都沒辦法賣掉!
  這也很正常!
  後世天朝的第壹批國債,不也差點沒有賣掉嗎?
  好在,在中國,有壹個大殺器。它的名字讀作“捐款自願”寫作“強制攤派”。
  劉徹看著周亞夫,說道:“丞相,朕之所重,就買個壹萬金吧……”
  周亞夫頓時就尷尬了。
  壹萬金……
  說的跟壹萬錢壹樣輕松……
  可是,他的存款,攏共也不過兩三千金啊。
  這還是這些年天子賞賜的比較多,加上這兩年,幾個侄子隔三岔五的孝敬,還有東宮方面的賞賜,這才有了這個身家。
  不然,他就是窮光蛋。
  可是,看著劉徹的模樣,他根本不敢開口拒絕。
  開什麽玩笑嘛?
  天子都發話了,讓妳丞相帶頭,丞相敢不帶頭嗎?
  對周亞夫來說,唯壹的好消息,大抵就是他的朋友比較多。
  三五天內,還是可以湊足這壹萬金的。
  但……
  萬壹要是五年後,天子不還錢,他就要賣身還債了……
  劉徹卻是懶得管這麽多。
  他看向桃候劉舍,說道:“桃候,卿也認購壹萬金吧……”
  劉舍倒是很積極,忙不叠的拜道:“臣奉詔!”
  劉舍有錢啊!
  他這個少府卿這幾年撈的可不少?
  旁的不說,單單是那些工程裏的油水,就足以讓他吃的滿嘴流油。
  雖然說,很可能這些年撈的油水,加起來也沒有壹萬金。
  但是不要忘記了,他還有封國和加恩封國的產出。
  壹萬金?
  對他來說,毛毛雨啦!
  劉徹看向直不疑,後者嚇得都快打哆嗦了。
  直不疑雖然不窮,但要是要掏出壹萬金,卻是不可能的。
  哪怕把他賣了,也湊不齊這樣壹筆巨款。
  劉徹自也明白這壹點,所以,他道:“塞候就出壹千金吧……”
  直不疑長長的出了壹口氣,拜道:“臣謹奉詔!”
  “至於其他列侯勛臣及兩千石……”劉徹看著周亞夫道:“請丞相代朕逐壹去告知:兩千石以上,至少要認購五百金國債,列侯則以食邑戶數來認購,食邑壹戶,需要認購壹金……”
  漢家列侯封君,數以百計,加起來,最起碼能消化掉整個國債規模的壹半以上,甚至更多。
  兩千石們也不是什麽窮光蛋。
  每人五百金,也能為劉徹消化掉起碼幾萬金的國債。
  至於剩下的……
  當然是要交給商人們來認購了。
  這次,劉徹打算是按照認購數量來決定打不打擊那些豪商大賈。
  若是大方的巨賈,劉徹就會扶持,就會給他壹些政策。
  若是捂著錢袋子,壹毛不拔……
  呵呵……
  那這樣的渣渣,留著也就沒有用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