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三十四章 首日成績
壹開始,我只想做演員 by 油炸大金
2021-11-27 20:45
春晚沒多大看頭,電視開著基本就是個伴奏。
沈林忙著回短信,劉菲和陳婧也在打電話。
時光影視去年,扣除營業費用——員工工資、獎金還有公關費,利潤超過兩個億。
留了壹個億日常運營,把另外的壹個億發了分紅,就是給各大投資方回饋!
她們自己就是最大投資方……
某種意義上來講,時光影視算是晉軍排頭兵,壹堆煤老板上趕著送錢,想要入股。
當然啦,時光現在不缺資金,想要入股,可以,妳得有渠道。
這個渠道可以是電視臺,也可以是院線……
煤老板除了錢,這些都沒有——這個世界不是有錢就是資本!
時光影視已經算正道經營了,公關費用也是正常的買禮物……
主要時光出的爆款多,電視臺爭著搶。
沈林給唐妍回完短信,看電視——正在播郭達、蔡明的《送禮》,就那個‘娘矬矬壹個,爹禿禿壹窩’……
看得他哈哈直樂……
斯坦森還在巔峰的尾巴上,再過兩年,明明就要換搭檔了。
郭達也去好萊塢發展去了……
“妳那個電視劇賣了嗎?”
“啥?”
“就那個《請回答2004》……”
“哦,賣了,北京臺買了,說是六月播,暑期檔。”
“喲,他們挺看好妳的?”
“……嗯,他們還說想聯動開發壹下裏面的那個綜藝《兩天壹夜》,我跟他們說,如果要開發,得找幾個有綜藝感的,會做戲的,而且壹定要聽導演安排!”
劉菲問:“什麽《兩天壹夜》?”
沈林繼續看電視,頭也沒回:“我那個《2004》的女主角身份是綜藝節目的外聯制片助理,綜藝節目就是《兩天壹夜》,六位常駐嘉賓,通過主持人互動、遊戲,介紹各地值得壹遊的地方、美食等……”
“旅遊類型?”
“也算……不過這個綜藝參與的常駐嘉賓必須要玩真格的,六個人雙方對決,贏的人可以享受美食,輸的只能吃些剩飯,睡帳篷……”
“蠻有意思,我們可以做嘛?”
“……隨便。”
綜藝節目,尤其是真人秀肯定能賺錢。
電視節目的盈利大致都是壹樣的。
最基本的是廣告商冠名和貼片之類的,這個比較雜,有總冠名,聯合冠名,獨家支持之類的,但變來變去都是壹個道理,就是節目中用動畫的形式出現他們的Logo或者口播。
然後還有壹些衍生收入。
典型的就是《爸爸去哪兒》的手機遊戲,大電影之類的。
《兩天壹夜》的節目模式,只要不遇到腦慘制作方,效果都不會差到哪。
當年四川衛視播過《兩天壹夜》,那玩意爛到極致,收視率居然破壹了,要知道四川衛視可是二線電視臺啊!
……
沈林這邊很輕松,跟陳婧、劉菲物色起了《兩天壹夜》的制作團隊。
或者說挖哪只團隊比較合適。
沈林支持謝滌葵,要挖就把壹整只制作團隊挖來,否則,有什麽意義?
討論的熱火朝天,同樣在北京的徐爭緊張的頭發都快長出來了……
《人在囧途》明天上映,正面對壘《雙子神偷》、《博物館奇妙夜》、《心中有鬼》還有……《門徒》!
《門徒》2月13號上映,首日票房680萬,創下港產合拍片在內地周二半價日起映的單日票房紀錄。
沒錯,周二是半價日!
而且《門徒》的口碑非常好,遠超過《傷城》、《三岔口》之類的合拍片。
來勢洶洶!
至於《博物館奇妙夜》,好萊塢喜劇電影,盤口很固定:5000萬~7000萬之間。
《人在囧途》的排片大概在25%左右……
給足了壞猴子面子。
主打的就是監制、制片沈林、寧昊。
徐爭、黃博雖然還算熟悉的臉,但還沒有證明過自己的市場號召力,妳說《瘋狂的石頭》?
那部戲的主角是姜伍、劉華外加阿沈林,徐爭、黃博都是配角。
當然啦,也不是壹點優勢沒有,至少宣傳、推廣壹點沒少做。
比起同檔期電影,《人在囧途》的推廣營銷真的很用心,該上的綜藝壹點沒少上……
而且,徐爭對《人在囧途》的質量還是蠻認可的。
所以,就更緊張了——妳認可的東西沒有拿到市場回饋,會讓妳對自己的審美充滿懷疑。
……
黃博……
沒啥特別感覺。
《老千》,他算男二號,拿了2.68億,他已經是炙手可熱的新生代喜劇演員了。
壹堆劇本找上門。
對了,去年《老千》上映時候,他還有壹部《大電影過百億》同步上映,那電影票房是1200萬,看著不高,但已經很不錯了!
《人在囧途》只是他接拍的電影之壹……
當然啦,他跟徐爭、寧昊、沈林幾個人關系不錯,肯定希望《人在囧途》能大賣。
否則,也不會大年初壹過來跑宣傳。
畢竟是演員,心態穩壹點,睡得很熟。
第二天醒來,下樓吃飯,看到徐爭耷拉著眼皮,黑圓圈快到兩張臉了,笑著道:“咋了?壹晚沒睡?”
“嗯。”
“研究出必勝的方式了嘛?”
“……沒。”
“那放寬心態,電影壹旦上映,演員、導演能做的其實很少,除了吆喝兩聲,還能幹嘛?”
“我知道。”
說得輕巧,某些人連考個科目三都能緊張到發抖。
……
其實,而賀歲片的誕生,本身也足夠具有春節檔的氛圍。
1981年港片喜劇《摩登保鏢》於春節前在香港上映,成為歷史上第壹部被稱為賀歲片的電影。
也從它開始,香港觀眾對賀歲片的概念就是輕松幽默的喜劇,並且壹般於元旦後春節前上映,滿足大家在節日裏的歡慶氛圍,這個概念後來也在95年被直接傳入內地。
內地第壹部賀歲片就是《紅番區》!
當年賣了9500萬人民幣,不僅是1995年票房最高的華語電影,同時9500萬元的票房成績比第二名《陽光燦爛的日子》的5000萬元高出近壹倍。
然後,小鋼炮挺身而出,《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三部電影,奠定了賀歲檔不敗的稱號。
即便阿謀執導了《幸福時光》,也幹不過馮褲子。
至於春節檔……
賀歲檔之所以會演變成為元旦前到春節後,和最初中國觀眾的觀影習慣有關。
元旦後到春節之間其實壹直是壹個電影院冷清的時期,畢竟所有人都忙著過年。
而賀歲檔的“拜年”形式討喜,有節日氛圍,才開辟了這個市場。
但是電影拜年也始終是春節前,春節開始後中國人都忙著自己拜年,很難去關註電影,因此春節七天的票房也很難高起來……
如果再往前幾年,影院在大年三十下午便會停業,大年初壹是固定的休息日。
很少有市場企圖心的電影會把按電影放在春節期間上映。
不過,去年的《霍元甲》開了先河——七天時間,《霍元甲》斬獲8000萬票房,傲視群雄。
證明了這個檔期大有可為!
所以,今年才會有《門徒》、《雙子神偷》、《心中有鬼》定檔春節,包括《人在囧途》……
跟其它三部電影不壹樣,《人在囧途》主打院線路線,七天時間,全國四大票倉城市各大院線,輪番路演……
效果嘛……
反正徐爭、黃博抵達上海,正在酒店休息的時候,短信到達:首日7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