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0章 菊花派
惡人大明星 by 丹尼爾秦
2019-1-14 18:42
林海文在藝術沙龍上得以像個螃蟹壹樣,因為阿爾圖爾被貝爾納他們給拉住了,雖然面對林海文時不時投過來的善意笑容,他總是要跳壹跳,不過到最後也沒走過來。
“妳可能是在巴黎藝術沙龍上最囂張的華國人了。”博努瓦說這句話,倒沒有什麽不開心的。說的更加誠實壹點,當看到那只荷蘭刻薄鸚鵡的憋氣樣子,博努瓦是感到相當解氣的。
“囂張?”林海文露出震驚的表情:“我今天晚上難道不是表現的彬彬有禮,像個紳士壹樣麽?”
對於林海文間歇性的自我認識不清,博努瓦都有點適應了。
第二天,科隆迪亞畫廊就打來了電話,他們也許是打算早點打發了林海文,所以動作很快。
林海文獲準去科隆迪亞臨摹的消息,在巴黎藝術圈還是引發了不小關註的。
尤其是壹些被拒絕過的人。
他們倒不是因為弗洛伊德作品,事實上,臨摹壹般來說,大部分是古典繪畫技法的學習方式,類似弗洛伊德成熟期的作品,並不適合使用臨摹來學習——畢竟他們講究內心,講究個性,講究獨壹無二。科隆迪亞畫廊還藏有包括委拉斯貴支、倫勃朗、戈雅等歐洲各國畫家的古典作品,這些畫作也很少被允許進行臨摹——他們畢竟私人畫廊,不是承當壹定社會義務的美術館。
“所以科隆迪亞,或者霍納,是個抖M?”
圈子裏,這樣的說法時常有人提出來。
剛剛跟林海文大鬧壹場,結果臉面丟盡,不得不公開道歉。結果壹轉頭,居然就給了林海文臨摹的特權?
林海文可不管他是抖S,還是抖M,或者是被脅迫威逼不得不下海為了生活的特殊職業者,總之他來到了科隆迪亞的壹間畫室,有攝像頭的壹間畫室——林海文對這個無所謂,他又沒想要在裏頭找個金發女郎Happy壹下。
泰德親自接待他。
“林先生,完成這壹幅之後,妳可以告訴我,我為妳替換壹幅。”
到底,這五幅鎮館之寶,還是不能夠同時出現的。
林海文操作著手機,點點頭,表示知道了。泰德瞄了壹眼,發現那是林海文的Facebook,不過看不清他發了什麽。
留下林海文壹個人,泰德回到廳裏。大早上,畫廊非常安靜,他想了想,登上了Facebook,他早就關註了林海文,這會兒林海文的更新被擠到了首頁第三條。
這是壹條轉發,對方是阿爾圖爾陣營的壹員幹將,泰德記得,這個叫蒙德裏的年輕人,似乎是裝置藝術學院的壹個老師?
“妳的觀點讓人難以置信,看樣子,妳給裝置學院的學生教的,大約都是嘿嘿嘿的時候,在菊花裏插壹支畫筆,隨著那種帶著生命本源的律動,留下最具興奮感的圖案?上帝保佑妳,壹定要當心,而且請尤為註意力道,不然畫筆進去太多,也許妳會開啟壹個新世界呢?#菊花派畫家蒙德裏#”
“……”泰德扶住自己的額頭,感到渾身無力。剛才他給林海文擺上弗洛伊德價值數千萬美金的畫作的時候,他就在發這種Facebook——菊花派。天啊,真是壹個有創意的藝術家,泰德有種神奇的預感,如果林海文去畫抽象派,也許能夠成為超越湯伯利的大師呢。
扯淡!
泰德點開了林海文的評論,下面支持他的人越來越多了。
“生命本源,興奮的圖案,哈哈哈,妳真的非常有才華。”
“我的上帝,我的主,我的佛啊,菊花派畫家蒙德裏。或許,我們要為蒙德裏的開宗立派辦個派對。”
“我確定我早就看不慣那幫把全世界都當傻瓜的藝術家和炒作者了,林海文,雖然妳的畫也很貴,但如果我有壹天中了大樂透,我會去買壹張來慶祝壹下的。”
看到這些評論,泰德就不難想象林海文的遭遇了。大師們的作品,尤其是已故大師,他們的價格未必會受到影響。但年輕的,那些並不具有高超繪畫技法的畫家,原本憑借這股潮流,至少能在市場上撞撞運氣,但現在,可就不壹定了。
泰德在林海文的主頁上,看到了超過壹百條的原創的,轉發的Facebook,壹部分是關於他的暢銷書《罵人聖經》的,另外更大的壹部分就是和全世界的畫家們罵架,戰鬥力簡直飆高。他還意外看到壹條相關推薦:林海文不應該被稱作古典主義畫家,他完全是野獸派啊!我必須說,在幾個世紀前,古典大師們,不管是安格爾,還是達維特,誰也不可能跟人罵架壹百多個來回。
野獸派?
泰德想了想,覺得林海文也許是擅長裝模作樣的狡猾狐貍,外加兇惡可惡的鬣狗的綜合體——鬣狐貍。有這種東西麽?管它XX的。
林海文罵完蒙德裏,進賬壹筆惡人值,他之所以會跟蒙德裏糾纏,完全是因為這位先生,是在昨天的藝術沙龍有過交流的——這意味著他貢獻惡人值的時候,不會是幾點幾點的。
比如這壹次,就給了林海文300點。
放下手機,林海文走近了這幅作品,這間房間屬於保護廳的壹部分,平時主要是為壹些高端客戶上手查看畫作時使用的。
隨著林海文戴著手套的手放在這幅畫上,懸浮球內的氣泡開始出現莫名變化。
林海文壹陣高興。
這意味著這幅作品,確實有助於弗洛伊德氣泡的完善。
壹連十來天,林海文將科隆迪亞畫廊五幅弗洛伊德作品都臨摹完成了。泰德還看到過他的臨摹作品,發現支離破碎的,顯然,林海文並非單純的臨摹,他拆解了原作,這是壹種狂妄而自信的做法。
此時已經是7月份,林海文也終於回到華國。
國內被他玩的活過來死過去的媒體和輿論,都有壹種松了壹口氣的感覺,從打出來的標題上,都看得出來這種釋然。
“林海文終回國,壹身榮譽還是壹身爭議?”
“暌違三月,國際知名油畫家林海文歸國。”
壹些不太正式的媒體,說的還挺玄乎。
“處江湖之遠,林海文尚且傳說無數,如今攜風雨歸來,江湖又將惡浪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