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8章 搬出大神來換錢
惡人大明星 by 丹尼爾秦
2019-1-14 18:42
聽林作棟說了半個小時,林海文才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梁雪的單位,就是臨川市第二印刷廠,快要倒閉了嘛,像梁雪這麽心大的不多,其他人都琢磨著要預防壹二,之前有人在他們的QQ群裏,發了個號召,讓大家往市長信箱投信,要求市裏出面挽救臨川二刷,群裏應者雲集,大家群情激憤。
結果今天,梁雪被領導找去談話,還在開大會的時候,公開給批評了。
梁雪壹輩子也沒有受過這種屈辱啊,後來領導跟她說,整個廠子裏就只有她壹個人寄了信,在群裏面號召的、應和的,上躥下跳的,壹個也沒寫。
“我媽也太……單純了。”
“就是,寄個打印件嘛,還手寫,結果被她們領導認出來了。”林作棟深以為然。
林海文默然,這壹對夫妻怎麽混到今天的,這是打印件的事情麽?就算是打印件,林海文也可以保證,絕對有知情人告密,妳寫了信,還能壹點風聲不透?梁雪要是做得到,那也不會寫這個信了。
壓根就是被當槍使了。
“她吃沒吃晚飯啊?”
“吃了,下了餃子。”林作棟看了看廚房,“妳要不要吃點再睡?冰箱裏還有小半袋。”
“不用了。”
林海文在房裏想了想,看來還是得趕緊賺點錢,至少得讓梁雪和林作棟沒有什麽後顧之憂啊,要不,先做個情感專欄作家?林海文有點牙疼,自從他在《臨川晚報》發文章以來,已經有幾家網站和紙媒轉載了他的文章,也賺了幾千塊錢,有了點名氣,他要是深耕情感口,估計也能養家糊口了。
或者重操舊業,寫歌賣歌?
……
第二天早上早自習,林海文還在發呆,他們韓老師找他的時候,還是馮啟泰提醒的他。
“沒睡醒呢?”
“沒有,在默背呢。”
老韓不太相信,“那都背下來了?”
“背下來了。”林海文壹點也不心虛,幾篇古文,他看兩遍就背下來,十倍經驗丹絕對是個好東西,看壹遍等於看十遍,看了兩遍等於看了二十遍,而且效果比分開看二十遍還要更好,這樣怎麽可能還記不住。
老韓躍躍欲試地想要考考他,不過還是放棄了。
“壹班的王老師,有點事兒找妳,妳去辦公室吧。”
王老頭的玳瑁眼鏡擱在鼻梁上,看人的時候,從眼鏡上面看——這是老花眼。
“王老師,妳找我啊?”
“哦哦,林海文是不是?來坐。”王老頭挺和藹的,“是這樣的,期末考的時候,妳在卷子上填了半聯詩,就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那個。我呢,跟我壹個在《詩刊》工作的朋友交流了壹下,想要就妳這壹聯詩寫個詩評,問問妳的意見,妳要是同意啊。我還想問問妳這個創作的想法是什麽?”
“有稿費麽?”
話壹出口,林海文都覺得有點尷尬,他剛才還在想賺錢的事,腦子沒回過神來。
王老頭顯然也楞住了,這年頭學生能發東西在刊物上,是很榮耀的事情,更何況,還是《詩刊》這麽重量級的刊物,雖然詩歌是小眾文化,但受眾都是比較高端的人群。這壹張口就是稿費,還真少見。
“咳,稿費當然是有的,不過詩評的話,比較少,如果是原創的詩,就要多壹點。”
林海文心裏壹動,“王老師,是這樣的,當初啊,我看孟津的《獨坐懷鄉》,就覺得頷聯上這兩句挺好,就是不太搭。所以就拿這兩句,作了壹首詩壹首詞,要不,我念給妳您聽聽,您給評評?”
王老頭壹楞壹楞的,好大的口氣啊,壹首詩?壹首詞?還是因為看不上孟津的詩,才自己創作的?
好幾個老師都豎著耳朵,這會兒也湊過來。
“念念,念念,我們也欣賞壹下。”當初統分的青年老師迫不及待地湊過來,“王老師,妳不知道,前兩天學生劇社演《神諭》,林海文同學還當場創作了壹首現代詩呢。”
“哦?”王老頭對於學生的現代詩沒什麽興趣,現代詩看著簡單,格式沒有限制,但真要寫好,很難,“先聽聽這個詩。”
“咳。”林海文清了清喉嚨,這兩首詩,他都不用找藏書閣了,自己就能背下來,“先是舉杯邀明月這句啊。我這首詩叫《月下獨酌》: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青年老師重復了壹遍,詩好不好,有些需要專業品評,有些則是壹讀就知道,包括之前林海文的《神女》,也包括這首《月下獨酌》,都屬於讀來就知道是好詩的。
氣象闊達,情思浪漫!
“快快快,把酒問青天的詞呢?”王老頭打斷了青年老師要說話的意思,他只好硬生生把感慨給吞了回去。
林海文心裏又慶幸又驕傲,慶幸是因為很多詩裏的意象,在兩個世界都是壹樣的,比如月亮就是孤寂的,雲漢就是銀河天穹,否則這些好詩就要大打折扣了。之所以驕傲,完全是覺得自己那個時空,出現了這麽多偉大的詩人,詞人。
李太白和蘇東坡,這兩尊大神,搬出來嚇都應該嚇死他們。
“詞的名稱是《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月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王老頭聽到第壹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時,就覺得渾身壹陣戰栗,那是壹種被浩大的氣勢震驚的感受,青天明月,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可以邀來壹問,然後“我欲乘風歸去”,這是自比下凡的仙人啊,壹個“歸”,道盡了詞人的傲然之心,再等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月缺”被念出口的時候,他幾乎忍不住要拍案而起了。
古往今來,以月寫人世,無出這壹句。
最後壹句“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盡管對於嬋娟這個詞,他不是很了解,但不會阻礙他理解這句詞,既然是詠月詩,這相隔千裏,共享的,必然是天上壹輪明月了。
如果說李太白那首並不算是巔峰之作的《月下獨酌》,讓王老頭感到震驚莫名的話,蘇東坡的代表作《明月幾時有》,就幾乎要讓王老頭感到匪夷所思,甚至是恐懼了。
“這首詞,也是妳寫的?”王老頭不得不確認壹次。
林海文挺沒羞沒臊地點頭認下了,抄了就是抄了,難道每天還要自我譴責壹下?
“奇才啊,奇才。”王老頭沒忍住,“林海文,妳有沒有打算當壹個詩人?”
“我是壹個寫詩的人,卻並不需要壹個叫‘詩人’的囚籠。”
林海文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