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是村長

葫蘆村人

都市生活

昏暗、低矮的土墻屋,約七八平米。
油漆斑駁的八仙桌。
桌中央,裝著下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90章 劉大隊長又要整幺蛾子

我真的只是村長 by 葫蘆村人

2022-1-27 19:04

  “妳怎麽看?”
  嶽光明走了後,許誌強看著呂紅濤,苦笑著問。
  呂紅濤搖頭。
  他不知道怎麽看這事情。
  壹時間,兩人無語。
  許誌強拿出煙,丟了壹只給呂紅濤。
  現在沒有劉福旺他們打劫,許書記也是能抽得起紅塔山的。
  “我覺得我對春來同誌的了解還是有些少。”
  壹支煙快抽完,呂紅濤才開口。
  確實,他覺得對劉春來了解太少了。
  各種事情,對於他們這些幹部來說,好像都很困難。
  可在劉春來那裏,很容易就解決了。
  眼前雖然是賣菜引起的,作為縣裏的兩位主官,更多的是看到這時候上市的這些蔬菜能對四大隊造成什麽改變。
  脫貧,只有他們這些壹直為這事情努力的幹部才知道有多難。
  劉春來怎麽就這麽多想法呢?
  “我覺得,還是得把他弄到縣裏來工作,當壹個大隊長太浪費了,就是當他們公社書記,都有些不夠他施展。”許誌強要把劉春來提起來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招商引資辦、農業局、輕工局都適合他施展……”呂紅濤同樣有這樣的想法,“可他不願意。如果不是劉福旺這麽多年沒有起色,估計他也不會當那個大隊長的。”
  以前劉春來說不想當幹部,他們還不以為然。
  可現在,當劉春來展現出來的能力越多,他們就清楚,劉春來那是真實想法。
  能力越強,責任也就越重。
  不管是當哪壹級別的幹部,都沒有可能像目前劉春來在葫蘆村那樣舒坦。
  他這個大隊長平時可能人都找不著。
  事情只要吩咐下去,就不管了。
  體制內,這樣的工作態度不行。
  讓兩位大佬無奈的是,劉春來那思想覺悟也不行。
  完全是丟壹名黨員的臉。
  可要說他不是壹名合格的黨員吧,也不合適。
  至少,到目前,劉春來沒有只考慮個人利益,甚至把個人掙的錢,用來補貼他們大隊的發展。
  沒有劉春來的錢,葫蘆村根本就沒有可能有那麽多工作安排所有的人。
  就大隊那還欠著公社十來萬的財務狀況,能拿出錢來?
  承包縣裏的廠,兩位也知道,劉春來完全可以把所有的利潤裝自己兜裏,但是劉春來沒有。
  大部分利潤都給了大隊。
  只不過現在這些錢變成了彩電廠的投資。
  “彩電廠的設備這幾天要到了吧?”許誌強轉移了話題。
  呂紅濤不解。
  “如果劃分幾個大隊合並到幸福公社呢?”許誌強又問。
  前後完全不相幹。
  不過,呂紅濤明白了,“四大隊吞並了青山公社壹個生產隊,劉福旺肯定不會滿足這壹點……”
  兩人相視笑了起來。
  下面的基層幹部們什麽想法,在縣裏工作了這麽多年的兩人,如何不知道?
  如果沒法提升到縣裏,那麽,擴大自己的管轄範圍,也是擴大基層幹部權利的壹條路。
  前提是經濟要搞起來。
  縣裏沒有那麽多人才安排下去,巴不得鄉鎮越少越好。
  那樣也能少發工資不是?
  四大隊的彩電廠,只是開始。
  按照目前的情況,那裏很可能會從彩電廠開始,發展成壹個產業園。
  劉春來謀劃修通幸福公社到青山公社碼頭的快速路,絕對是野心不小。
  而且青山公社的深水碼頭,壹開始兩人並不看好。
  之所以同意修,而且現在已經有了雛形,也是因為那個碼頭可以帶動望山公社往嘉陵江上遊壹帶的區域發展。
  山區修路成本高,也慢。
  望山公社的上遊區域,雖然地勢平坦,卻因為距離縣城太遠,交通不方便,經濟同樣不是很好。
  “還是先探探口風吧,劉春來畢竟不是劉福旺……”許誌強有些猶豫。
  劉春來不是體制內的人。
  很多事情,沒有那麽好解決。
  那小子比劉福旺跟嚴勁松都滑頭。
  同樣不是幾句話就能打發的。
  “要不,咱們去壹趟?大棚這事情,如果全縣推廣,我也覺得不太合適,雖然目前市場很火爆。”呂紅濤說道。
  許誌強不是不知道。
  全縣農業生產,因為地理上沒有優勢,棉花種植,搞了三年,農民怨聲載道,縣政府得來壹片罵名。
  後來,黃麻種植搞了幾年,今年如果不是劉春來大量收購黃麻,結果也是壹樣的。
  現在縣政府在這塊上,謹慎了。
  工業生產,也是靠不住的。
  糧食種植?
  包產到戶都是提高了所有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問題是,糧食價格不高。
  整個西南地區人多地少,除去國家征收的國稅,再加上地方統籌、上交提留等,農民連幹飯其實都吃不起幾噸的。
  因為土地種植了這麽多年,農家肥數量不足。
  縣政府可是壹直在謀求獲得更多份額的化肥,以此來促進全縣的糧食產量進壹步增加。
  每年,蓬縣的糧食產量都在增加。
  可那有什麽意義呢?
  畝產即使每年都增加幾十斤,那也不過幾塊錢。
  要讓老百姓吃飽、穿暖,兜裏還得有活錢,靠著賣糧食是不夠的。
  所以,從壹開始,整個蓬縣,都想擴大工業規模。
  工業這東西,不是想擴大就能擴大的。
  沒有資源,沒有市場,也沒有錢,擴大個屁。
  正在縣裏頭痛的時候,劉春來冒出來了。
  以制衣廠為依托,同時也能帶動全縣經濟作物的黃麻種植規模,增加農民收入。
  可黃麻的需求是有瓶頸的。
  現在好了,工業方面,劉春來開始向著技術方向發展,這個除了對人才要求高壹些,對資源要求反而不高;另外的農業方面,又有了反季節蔬菜種植。
  只要劉春來繼續下去,不管是他個人,還是能帶動的周邊產業,對於蓬縣來說,都是莫大好處。
  而劉春來並不是上面安排下去的幹部。
  也不是從下面提升上來的。
  這就有些讓人為難了。
  “得去。必須先了解他的想法,好像在推廣大棚種植這塊,他也是有不同意見的。再說了,港商安排的技術人員即將到來,他們有什麽需要縣裏幫忙的,也得了解壹下。好歹,咱們也是彩電廠的股東不是?”
  許誌強隨便找了壹個理由。
  縣裏可是有著樂視彩電廠8%的股份。
  作為股東,對於廠子的建設進度,都沒過問,有些說不過去。
  “那把輕工局那邊的人也叫上?”呂紅濤問。
  許誌強點頭。
  很快,輕工局負責人吳軍跟章平都被找了過來。
  這兩人之前跟劉春來還不太對付。
  隨著劉春來不斷地增加裝錢的麻袋,輕工局的地位也在縣裏工業產值不斷擴大而提升,兩人自然不會跟自己前途過不去。
  何況,許誌強什麽性格,他們也是知道的。
  “有些事情該縣裏負責的,不能等他們來找咱們。不該縣裏負責的呢,也不能過多地去幹涉。畢竟,這是合資企業,合資的事情,我們是不懂的,而且,按照股份來說,我們只是第四大股東,也是話語權最小的……”
  許誌強當著輕工局負責人的面,告訴他們,彩電廠如何經營運作,不要去管。
  但是該縣裏做的事情,不能少。
  “許書記,即使我們想插手,也得插得進去啊!不管是劉春來,還是港商那邊,我們都沒法應付……”
  章平壹臉苦澀。
  他不想跟劉春來接觸。
  可作為輕工局的幹部,又不得不接觸。
  “另外,山城輕工局那邊的楊藝,也是把所有權利都給了劉春來……”吳軍也提醒許書記。
  人家三個大股東加起來,股份占了92%,根本沒他們說話的份。
  除非,他們能聯合港資的代表,那樣還能掌握話語權。
  到現在,作為主管部門的領導,兩人跟港資代表甚至沒有單獨接觸過。
  “這樣也好,也好。這不,設備跟生產線快回來了,彩電廠的人員,內部培訓已經差不多了,就等著設備廠那邊的人過來培訓了,有什麽準備工作,咱們得提前,過幾天抽個時間,咱們壹起去趟幸福公社吧……”
  許誌強的話讓兩人意外。
  過幾天?
  明天不行麽?
  為什麽非得過幾天?
  許誌強自然不會給他們解釋,要再看看葫蘆村的大棚蔬菜的市場情況。
  葫蘆村。
  大隊部。
  今天去縣城賣菜的人已經回來了。
  大隊跟生產隊的所有幹部都被通知前來開會。
  “什麽?今天的這些菜,基本上都是被幾個食堂給全包了?”劉福旺皺起了眉頭,壹臉肉痛,“這些狗曰的!真當食堂不花他們自己的錢,拿著咱們的錢來嘚瑟!秋菊,各個食堂的賬,妳究竟盯沒得?”
  劉秋菊不敢看自己爹。
  昨晚上沒有回家。
  當然,不是跟趙玉軍兩人談幾個億的生意去了。
  現在趙玉軍隨船送貨去了滬市,她在天府機械廠對賬,太晚了,就沒有回來。
  反正縣裏招待所現在有給大隊留兩個房間。
  可老娘上午在埡口上等著班車回來,問她跟趙玉軍的事情呢。
  葉玲頓時不樂意了,眉頭壹挑,質問劉福旺:“劉支書,妳這是什麽意思?難道我們的賬務有問題?”
  “沒這意思,廠裏食堂,放著便宜的菜不買,這貴了好幾倍呢……妳們不是天天說要降低成本?這增加的……”
  劉福旺急忙辯解。
  成本啥的,他也是了解了。
  沒法,兒子天天在他面前說這個,不懂也懂了。
  “行了,爹,食堂比家裏面還難。天天都是那些菜呢!我覺得,這也給咱們提了壹個醒,我們給食堂的經費是固定的,每個人每天多少錢……可市場上的菜價什麽的不壹定那麽多,得開始放權給食堂了……”
  劉春來琢磨著說辭。
  早晚要邁出這壹步的。
  只不過壹直沒有合適的機會。
  “放權給食堂?劉春來,妳不能想壹出是壹出!妳要知道,財務核算這壹塊,這樣下來,會增加很多工作的!”
  葉玲越來越後悔,當初信了劉春來的鬼話。
  在縣財政局的時候,呂紅濤跟許誌強兩人想要挪用資金,她還能反駁。
  可在這裏,劉福旺動不動就要借錢。
  不借?
  人家都是按照流程來的,簽字畫押,劉春來也同意。
  借了吧,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收回來。
  到現在為止,葫蘆村的公賬上,各種工程每天都得開支,大隊裏面的老人小孩補貼得發放,賬上欠的錢,那是越來越多。
  到目前,都已經五十多萬了。
  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收回來。
  不借?
  人家劉春來簽字了……
  本來就不爽了。
  現在劉春來又瞎搞!
  財務部人手本來就不足,雖然幸福公社財政所的人員在支援,可整個大隊安排的人,都是沒有什麽財務基礎的。
  有基礎的就是原本的大隊會計、生產隊記分員,還不如劉秋菊這個高中生頂用。
  有經驗,沒有理論基礎,也是不行的。
  “葉總,這事情,我壹直都在琢磨,剛好這也是壹個機會。”劉春來自然知道葉玲的怨氣何來。
  可食堂的事情,不能持續下去。
  葉玲沒有反駁,只是壹臉怒氣地看著劉春來。
  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要是說得不能讓自己滿意,到時候再反駁也不遲。
  能當縣財政局副局長的人,能沒有這點涵養功夫?
  “壹開始,我們吃大鍋飯,那是逼不得已。畢竟,國營廠就是這樣,效益可以不好,該發的福利不能少,即使咱們承包了,也得按照原來的事情辦。”
  劉春來說到這裏,看了壹眼葉玲。
  其他人都不會有問題的,他說什麽就是什麽。
  葉玲好歹也是代表縣裏。
  葉玲沒有說話,只是皺起了眉頭。
  心中猜測劉春來是不是為了節省成本,要取消工作餐。
  整個大隊下屬的工人加上大隊安置工作的人,突破了五千的數量。
  之前每人每天的工作餐平均每頓是兩角,因為要加班,基本上都是提供兩頓工作餐。
  壹天在這方面的支出,就是兩千。
  取消的話,每年至少節省六十萬以上。
  那都是利潤。
  “該有的福利,壹點都不能少。這點需要明確,我們不是國外的那些資本家,承包這些企業,也不只是為了利潤。”劉春來首先肯定這壹點。
  葉玲皺著的眉頭不僅沒有展開,反而皺得更緊。
  她不理解劉春來謀劃什麽。
  以她對劉春來的了解,絕對不會有什麽好事。
  劉春來算的,比她們都更精。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