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是村長

葫蘆村人

都市生活

昏暗、低矮的土墻屋,約七八平米。
油漆斑駁的八仙桌。
桌中央,裝著下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0章 同樣都是領導

我真的只是村長 by 葫蘆村人

2022-1-27 19:04

  “要這個廠,我們首先得考慮村裏的利益,而且最後可能會出現壹個只有11臺縫紉機的村辦小廠成為江南廠上級主管單位的情況。”
  劉春來試探著他們的態度。
  這些廠,如果是想要利用自己,或許,後面的合作都沒法搞。
  大多數人都說這年頭的人單純,容易忽悠。
  劉春來遇到的人,就沒有壹個容易忽悠的。
  連張昌貴,也因為太巧合,劉八爺當初借了十塊大洋給張昌貴的爹……
  這種巧合,劉春來自己都不信。
  按照他的認知跟想法,所有人做事都有目的,張昌貴很可能也是把所有的籌碼押在他身上,或許也只是為了學習經驗跟積累原始資金,才同意跟他回來。
  壹個人,在八十年代初期,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就賭上全部身家跑到滬市跟首都,劉春來不認為自己的人格魅力有這麽大。
  但是不妨礙他在起步的時候用張昌貴。
  合格的管理者,在起步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讓企業更好的發展,合理合法地使用優秀人才讓企業快速發展壯大,而不是去考慮野心太大的優秀人才在後面會帶來什麽危害。
  當然,不考慮這些也不行,必須做好預防措施。
  這是劉春來在社會上打拼二十多年,跟不少商界精英交流後得到的經驗。
  所以,張昌貴他用;李紅兵同樣也用。
  “那不重要,只要廠子能活下去。能壯大更好。廠子是國家的,不是我們個人的。”
  “壹旦我們承包了,就是我們村裏的。”劉春來臉上變得認真起來。
  “妳們村也是國家的。行了,我該回去盯著了,妳們聊。”孫小玉沒再說,叼著煙,轉身回了車間。
  這女人。
  “我曾經是軍人,也是黨員,只不過,不像妳爹那樣在戰場上開過槍。咱們這縣城,太窮了……”
  王新民的話,讓劉春來明白了他為什麽說這些話。
  退役軍人!
  而且是朝鮮戰場上下來的退役軍人。
  劉春來就奇怪了,這貧窮的小縣城,究竟有多少退役軍人。
  好像他認識的每個幹部,都有部隊服役經歷。
  “走吧,去我辦公室聊聊。晚上食堂會有加班餐的。廠裏扣的那每條褲子壹毛錢的管理費,也有這些……”王新民壹邊笑著說,壹邊帶著劉春來往他辦公室走去。
  劉春來對王新民升起了好奇心,既然對方的條件是這個,不如多了解壹番制衣廠的情況。
  木材廠。
  在天黑後,只蓋著個棚頂的加工區域,終於重新接通了電,電燈亮了起來。
  劉福旺跟張昌貴兩人過來的時候,沈正義正帶著幾個人在對設備進行維修,手上滿是油汙,不少人因為額頭上汗水多,也沾上了油汙。
  廠裏的領導,壹個人都沒看到。
  就只有沈正義帶著幾人在幹活。
  趁著他們休息,劉福旺給抽煙的幾人嘴裏壹人塞上了壹支煙。
  還好,設備大多數都是好的,換了齒輪箱裏的機油,給傳動部位抹上黃油後,這些設備就開始運轉起來。
  老式的電機,也不知道是時間太久老化還是因為之前生產時候的技術不成熟,噪音很大。
  “轟隆隆~”
  電機的轉動,帶著寬大的鋸條快速運轉著。
  鋸床工人在鋸條範圍外,用滑軌上的爪釘把木料固定住,隨後推向快速轉動的鋸條。
  “嗡~”
  木屑紛飛,木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鋸開。
  “果然,還是要機器改鋸才快。如果人工,僅僅是這麽壹塊板子,都得大半個小時,還累得不行。”
  張昌貴嘆了口氣。
  之前他做壹套家具花的時間,大部分都是花到把木頭加工這上面的。
  劉福旺也點頭。
  他是大隊長,自然見過木匠改鋸的效率。
  狗曰的,劉春來這七年高中沒白混。
  “妳看著他們,我看看能不能給他們弄點宵夜。狗曰的,木材廠的這些當官的,特麽壹個人都不在這裏。”劉福旺罵著廠裏的領導們。
  旁邊的沈正義聽到,直搖頭苦笑,“廠裏的領導幹部,只是領導。幹活不幹活,工資又不少壹分,沒事就來廠裏混日子,有事的時候,人都見不到……”
  “妳不也是個領導麽。”劉福旺看著沈正義。
  他認為,技術員也是領導。
  沈正義只能苦笑。
  有領導會親自幹活到十壹點多,連晚飯都沒吃上的麽?
  劉福旺騎著自行車,在縣城轉了壹圈,壹家開門的店都沒有。
  國營的供銷社、百貨大樓是沒得指望了。
  私人開的雜貨店,也早就關門了。
  沒有夜生活的縣城,夜晚很早就歸於寂靜。
  無奈之下,想起木材廠的門衛就在門衛室外面砌了個竈,吃住都在廠裏。
  “有幾斤掛面。”老頭看著劉福旺手裏的大團結,混濁的眼神亮了起來。
  “沒有別的?掛面才2角2壹斤……”
  “還有雞蛋呢!我這還有幾瓶金溪高粱酒……”老頭急忙說道。
  “壹個人炕個蛋(煎蛋),然後每個人下碗面,多放點油……保證每個人吃飽,壹個人給妳按4角錢算。”劉大隊長直接用錢砸人。
  讓他動手?
  作為13歲就出去找紅軍隊伍投身革命,吃部隊穿部隊,回來後就開始當大隊長,壹直當了27年的劉大隊長,除了煮稀飯,煮面條能煮成糊糊。
  他自己吃無所謂。
  可眼前這些都是關系著他們四大隊脫貧的人。
  老頭高興起來,臉上的褶子擠在了壹起。
  可很快,笑容就凝固了,“那個是沒問題,可我只有兩個洋瓷碗啊……”
  這能難道劉大隊長麽?
  “先炕蛋,然後燒水,壹個個地煮,煮好壹碗吃壹個,這樣人歇機器不歇。”
  於是,老頭開始忙碌起來。
  洗鍋,燒水,劉大隊長幫著燒火。
  老頭從門衛室裏小心翼翼地報出了壹個人頭大、黑乎乎的陶罐,裏面裝著豬油。
  “多放點油,再放點油,豬油才6角錢不到壹斤呢,壹共9個人,算上妳,10個,最多五斤面,那也才1塊1,蛋才5分錢壹個,這也才多少?所有的算上,妳起碼能掙壹塊錢……”
  劉福旺看著老頭用鍋鏟在油罐裏只鏟壹點油,頓時不滿了。
  老頭太摳,要不得。
  外面吃壹碗面,才兩角錢呢。
  他給四角壹碗,就是看老頭年齡比他還大,加上這大半夜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